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探寻“湖广填四川”奥秘,寻找广安人的祖籍地,踏上寻根问祖之旅(三)

  •                                            历史悠久的麻城——寻根问祖之路纪实(三)

           麻城市地志办的凌礼潮老师是史志界有名的专家,她几十年来专门研究“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编纂了大量的专题资料,在学术界发表了不少很有影响的文章,多次陪同四川、重庆考察团以及史志专家赴麻城寻根问祖,开展学术交流的接待工作。她给我们的资料重达30多斤,整整一大箱,尤其是她刚撰写成的麻城100个最大姓氏的祖籍源流、分布、移民,以及现状等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为我们研究广安历史上“湖广填四川”人口祖籍源流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历史上广安人口伴随全省性的人口变迁,经历了六次人口大迁入。

           历史上为何出现“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这是由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合人口的滋生繁衍。和平时期经常性的人口迁出或迁入数量少,对人口总量影响不明显。在历史上广安人口伴随着全省性的人口变迁,人口大迁移有六次,均是迁入,无大的迁出。

           六次大的人口迁入分别是:第一次是在秦灭巴国、蜀国之后,秦移民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时,邻近四川的甘、陕移民从秦岭入川。第三次是北宋初年,又一次全国性的北民南迁,陕甘移民大量入川。这三次移民都是由北向南迁徒,发生在公元1000多年之前,历史久远。第四次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南方移民迁入四川,这就是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这次移民以湖北居民为主入川,这标志着移民来源发生了首次以南为主的变化。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为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辖湖北、湖南和广西一部分)的移民最多,俗称之为“湖广填四川”。移民人口达100多万人,移民时间很长。为了区别与第四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人们习惯把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称之为老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江浙等省和京、津、沪、宁的学校、工厂、机关与居民疏散入川。在战火中约有700多万人从北方和沿海进入四川。抗战胜利后,虽有大部分机关、学校和部分工业复员返回,但仍有不少人定居四川各地,至今是四、五代人了。

           在历史上六次移民中,以第五次为代表的“湖广填四川”,清代前期移民有着重大的历史影响。这次移民的特点是清朝廷大力倡导、各级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招民垦荒,形成移民的大气候、大环境,与自发性的移民相结合,从而掀起了大移民潮,持续长达100多年之久。现在川渝人中绝大多数人的祖先都是第五次“湖广填四川”迁移而来。

           第五次“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经历了始于顺治末年,高潮起自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尾声于嘉庆年间。大致为三个阶段。

            移民入川的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军攻克成都,并控制全川,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招民垦荒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因当时的客观原因和全国性的垦荒政策不完善,不能解决四川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继而又发生了“吴三桂之乱”,局部战争达七年之久,邻近移民至蜀的垦荒者,多死于战乱,造成了恶劣影响。加上第一阶段移民均带有强制性,至今还有的老人能详尽讲述那时移民是被捆绑入川,在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向押解的官兵请求“解手”,后来时间长了,四川人就把上厕所叫做“解手”了。各种原因致使初期阶段移民受到很大挫折。

          移民入川的第二阶段,大体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长达112年。在这个阶段的移民过程中,清朝廷始终坚持为治以安民为本的政策不动摇。开始制定了“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以后如已经垦熟,不许原主复问”。这就解决了原主与垦荒者的纠纷,使移民放心垦荒耕种,由此推动了移民潮的迅速到来。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四川有些地方官员急于清丈垦熟之田,增加钱粮。康熙即渝四川巡抚以湖广丈田生事扰民为戒,不能匆忙在川丈田,并告诫刚上任的巡抚年羹尧:“……为巡抚者,若一到任,即欲清丈田亩,增加钱粮,即不得民心矣!”。随后又多次御批:“……尔须使百姓相安,钱粮以渐次清查也,此为四川第一要事”。我老家的大山深处,祖辈从湖广迁来定居后,开垦荒地砌的2米多高梯土石板上刻有道光年代字迹,现仍清晰可读。到了乾隆中期,各省移民入川仍络绎不绝,地方官员认为四川已无地可垦了。乾隆三十二年(1767)四川总督阿尔泰奏请禁外省民人入川,乾隆批驳:“所奏尚于事理未协……此等无业贫民,转徒往来,不过以川省地广粮多,为自求口食之计……,又岂能概行阻绝?”。历史证明,没有相安百姓的稳定长期的移民政策,“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不可能出现。

          移民入川第三阶段大体是嘉庆元年(1796)算起,移民入蜀进入尾声。这时四川境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又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广安现辖境内尤突出,这时已不象康乾盛世那样太平了。直到同治年间,仍有少量移民入川。

          上百万的先辈长途跋涉千里,主要沿三条线入蜀。

          历史上移民的路线是史学家和民间探讨与关心的问题。上百万的先辈拖家带口,携带家什,背乡离井,长途跋涉千里之外。加之四川被称之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高山峻岭和江河峡谷,那么,“湖广填四川”的先民如何入蜀的呢?

          一条是由长江水路入蜀。移民沿着江汉平原,顺着长江,穿过三峡,涉水跋山,进入到重庆,分流川西平原。这是从湖北麻城孝感到四川的水路,湖北到四川落业的人最多,基本上是经这条水路,湖南次之,广东和福建的客家人移民四川,不少是过湖南,加入两湖入川移民大潮中经长江入蜀的。这些移民有的一次选择了落业安家之地,有的经过两次、三次的再迁徒择居才安定下来。相传我的祖先原选择在邻水县幺滩镇场边的左家大石坝落业,但后来因其它原因,沿御临河西面,翻山越岭,发现离幺滩场20多里的茅坝,土地肥沃,于是,在此落业垦荒修房定居,延续后代至今。

          二条是由川北的川陕周边旱路入蜀。这主要是通过川陕驿道及临县进入川北。东乡县(今宣汉县)是陕南驿道入川东北的门户,移民迁来后“占地插亩成‘花甲’(亦称飞地)”。这些‘花甲’都是当时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外省移民落业较多的安生处。但也有的进入川北后,再迁移进入四川盆地落业。

          三条是贵州旱路入蜀。广东、湖南(接近贵州地区)和贵州本省的移民,从黔省旱路入川。这里道路甚为艰险,移民们十分辛苦。但移民高峰期年平均约5万人入蜀,前后共有24万多人通过这条旱路的移民落业川东南和川南一带。

          我们经过三天紧张而有序的考察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麻城,按照原定的考察方案,随着历史上“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路线,又奔赴湖南、江西继续探访祖籍源流。所到之处,广泛搜集资料、图片,深入遗址探寻,采录口碑资料,与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力求弄清历史上大移民的时代背景与原因。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