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祖文化

彭祖诞生地在哪里?彭闻博教授给出答案
  • 日前,由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彭姓委员会与徐州彭祖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彭姓始祖篯铿诞生地研讨会在河南新密成功举办。经过研讨、交流和考察,与会人员基本达成“彭祖诞生地在河南新密”的共识。

     640 (5).jpg

    彭祖是黄帝第八世孙,颛顼玄孙,祝融吴回之孙,在陆终六子中排行第三,名篯铿。篯铿与尧舜禹生活在同一时期,受尧帝之封,在徐州建立大彭国,后世便尊称为彭祖。在中国历史上,彭祖被尊奉为上古大贤、道家先师、养生鼻祖,以寿长八百岁而著称,是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

     

    彭祖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人们谈论彭祖好像神话一般,至今有许多谜团,特别是关于彭祖篯铿诞生地、生卒年代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而这也是彭氏宗亲期盼回答的问题。


    (一)彭祖诞生地研究

     

    上个世纪初,新密古城寨遗址——这座经历了四千余年风雨,仍磅礴屹立于地面之上古城池的发现,以及持续二十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为人们寻找“祝融之墟”,探索祝融氏族、祝融八姓的起源地带来了希冀,也为探寻篯铿的出生地提供了实物证据。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后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中原郑州地区发现了诸多与祝融氏族时代相近的考古遗址,如大河村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以及在新密、新郑这一区域的许多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为彭祖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资料。

     640 (6).jpg

    (河南新密)彭祖篯铿诞生地奠基仪式

     

    在对文献梳理基础上,采用“二重研究法”,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彭姓委员会从历史学、谱牒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彭祖为研究对象,以传世文献为线索,结合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以及环境考古、民俗和民间等材料,通过梳理篯铿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祝融的关系,追溯祝融发展演变过程、祝融族属居地,来探究彭氏始祖篯铿世系、族属,郑国的迁徙路径等,来考证篯铿的祖根地、出生地。

    (二)彭祖是祝融的后裔

     

    研究彭祖的诞生地,要从篯铿的身世着手。彭祖篯铿身世在《世本》《史记》《大戴礼记》有明确记载。篯铿是黄帝八世孙,颛顼玄孙,吴回之孙,陆终第三子。在帝喾时,吴回是篯铿的祖父,重黎是篯铿的伯祖父,称祝融,篯铿也是祝融的后裔。

    探究篯铿出生地,必然要谈到祝融。祝融在不同时代的形象含义是不同的,祝融由“神”到“氏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三皇时代。三皇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据史籍记载,列入“三皇”之位的有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女娲氏、神农氏、共工氏、祝融氏等七个名号,曾先后被古人以不同组合方式列入三皇之位,到汉代形成了五种“三皇”说。东汉《潜夫论·五德志》道:“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其中提及祝融位列三皇之一。东汉时期的《白虎通义》将祝融与伏羲、神农并称为“三皇”。可见,三皇时代,祝融曾位列“三皇”之一,以“火神”的名号存在。

    2)五帝时代。五帝通常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黄帝的华夏语系中,祝融形象发生着从“神格”,到“火正”——官称,再到“祝融氏族”的渐变,到了陆终时,陆终称“祝融”,呈现“人格化”。这种演变脉络是清楚的。从颛顼时代的“火正”黎到帝喾时代的“火正”祝融重黎、吴回。此后,祝融的“神格”与“人格”分离为两种形态:一是以祝融“火神”名号依然存在(火神信仰);二是以“人格化”的祝融氏族存在。

    在帝尧时,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昆吾、惠连、篯铿、莱言、安、季连,陆终六子也可称祝融六子,或可认为是六个具有血缘关系的部落,形成的六个部族,成为了尧舜时期华夏族中势力很强大的部族集团之一。《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可见,自帝尧时,虽有“火正”之职,但已经不再享有“祝融”称号。祝融称号为祝融氏族所专有。

     

    (三)祝融族属的居地

     

    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国语·郑语》记载,帝喾时期(约公元前24世纪),重黎和吴回先后有“祝融”称号。重黎之后,吴回成了火正官,篯铿祖父吴回的祝融部族大约在帝喾时代已居住于“郑”。郑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其疆域很大,由于郑国都城最后在河南新郑,人们通常言“郑国”多说新郑。

     

    在大量的史料记载中,与“祝融之墟”相关的“有熊之墟”“郐国故城”“郑国故城”“溱水、洧水”“具茨山”“大隗山”等等,其地望均指向现今的新密,在新密可以找到对应的实物。从考古学上看,大河村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等,其考古学年代、发现的器物、遗址位置,城池规格、延续时间,与文献中记载的祝融氏族在中原居地的时期有较高的吻合。

     

    从民俗人文因素考察。对郑州市现存的较大的火神庙分布状况调查,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既在郑州市区、荥阳、新密伏羲山周边,火神庙分布极为密集,目前仍有20余处火神庙。根据杨建敏先生对新密地方旧志记载统计,解放前新密几乎村村建有火神庙,或称火帝庙、火帝祠、火帝真君祠、火神宫等,境内留存有一百多座专门祭祀祝融的火神庙。火神庙在郑州地区如此的密集分布现象在全国也极为罕见,这一传统的民俗信仰也暗示着郑州地区在上古时期为祝融族群活动的主要区域。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夏道将兴,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舜禅,即天子位。”《国语·周语》也说:“夏之兴也,祖融降于崇山。”(韦昭注:祝融,祝融也。)崇山即嵩山。这从侧面反映了祝融氏族居于中原新密一带,兴于夏之前的历史事实。新密是祝融故里,这已为史学界所公认,篯铿的祖根地就在新密。

     

    (四)彭祖篯铿的出生地

     

    关于籛铿出生于何地?史料中并无记载,通过对祝融氏族居地的研究,研究者基本可以认为篯铿就出生于新密一带。另外,研究者还找到许多篯铿出生于新密的佐证。《楚居》是20087月入藏清华大学战国竹简63篇书中的一篇,为公元前370年后的楚国史官所写,详细记载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从楚祖到楚肃王之间,历代楚君楚王郢都的迁徙路线及楚国国名来源的一部楚国史书。通过对《楚居》的研究,以及相关的考古学证据,基本搞清了两个问题:其一,篯铿母亲女嬇氏部落在新密的大隗山,其方位大约在现今新密的大隗镇;其二,篯铿六弟季连降生于嵩山(具茨山)之下。

     

    1、篯铿之母——女嬇氏。在帝喾时期,鬼方已成为华夏族有盟约的部族,部落之间存在联姻关系。周书灿先生认为,大隗氏似为传说中黄帝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重要氏族部落名称。徐少华先生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认为,《大戴礼记》《世本》等记载楚人远祖陆终(祝融)所娶的鬼方氏之妹女嬇,应是来自騩(kuì隗)山一带的大隗族人,其居住地应在新密騩山一带。

    《大戴礼记》和《世本》等记载,陆终所娶的鬼方氏之妹女嬇,可能为今新密、新郑之间具茨之山(騩山)一带的隗姓部落,或是一个支系,与祝融氏族处于同一区域。大约在四千多年前,相当于父系氏族时期或者略早一些,黄帝部族统治中心已逐步扩展到中原地区,原来各不相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不仅交错居住,互相通婚,而且有时因为某种需要结为联盟,打破了他们原来的氏族部落的界限,这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从考古和地望解析看,女嬇氏的鬼方部落在帝喾至帝尧时期,居于新密大隗山一带的可信度较高,非为后人的面壁虚构。

     640 (7).jpg

    2、清华简《楚居》——季连降于嵩山。《楚居》作为“清华简”63篇书的其中一篇,记载:“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诸多学者通过对《楚居》篇早期地名的考释,认为楚人的族源来自于中原华夏集团的祝融部落的一支,这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

     

    学者对出土简书《楚居》所载陆终第六子“季连”降生地的探讨认为,隈山即位于河南郑州新密市,大致在今天的大隗镇一带,也与新密古城寨的距离很近。

     

    关于“隈山”,邵炳军认为隈山可解为季连的出生地,用民族学和人类学来解释,是季连部族的最初形成之地。清华简《楚居》整理者李学勤教授的认为,“隈山”即大隗山,亦称具茨山、騩山,在河南新郑、新密一带;郑杰祥认为,“隈山”就是今河南新郑、新密市一带的具茨山。尹弘兵先生认为,隈山是祝融部族之祖山,真实的季连部族居地则在山之下的平原地区的“祝融之墟”,在祖山与居地之间有河流联结。季连是篯铿的六弟,彭祖也应出生于此地。

     

    (五)新密古城寨遗址考古

     

    新密古城寨遗址考古至少揭示了三个问题:其一,尧舜禹时期,新密古城寨是祝融部族在这一带的、具有区域性都邑的聚落中心;其二,夏朝、商朝,延续到西周,会人及后裔一直盘踞在这一区域;第三,城池的建筑晚于篯铿封于徐州的时间。新密古城寨遗址经过不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为了解篯铿早年生活背景,提供了大量极有价值的资料。

     

    640 (8).jpg

    新密古城寨遗址(网络图)

     

    新密古城寨遗址位于新郑与新密交界处的古溱水河畔,具茨山下,从新密古城寨城址内外遗迹、遗物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的古文化遗存情况看,以及各个时期之间的延续时间判断,祝融部族应在龙山文化晚期早—中段的这一时期,筑城——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古城。

     

    研究者推测古城寨筑建年代上限大致为公元前2150年前后,其年代下限进入夏朝,或处在夏朝前期,与祝融族属在此区域生活的时间相吻合。

     

    从古城寨的生业考古看,篯铿时期应已进入农耕社会,农业、养殖业为代表的生产性经济和以狩猎、采集、捕捞等为代表的攫取性经济已相当发达。陈微微对从古城寨城址出土的龙山时期植物炭化种子的数量和出土概率得出,当时农作物是以粟为主,黍辅之,藜作为调剂,藜种子含胚乳丰富。

     

    从古城寨城址周围考古发掘看,其周边还分布有几十多处龙山文化遗址,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遗址,包括新寨、五虎庙、人和与金钟寨等遗址,分布在古城寨城址周边,根据聚落分布可以看出,龙山时代形成了以古城寨和新砦为中心的两个聚落群,而古城寨在龙山文化晚期应是一处中心聚落。双洎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

     

    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研究,以及周边同一时期多个城邑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在唐虞至夏初,中原地区处于“方国林立、万邦协和”时期。此后,新密古城寨一直为祝融后代会人后裔所居,此状况一直延续到西周中后期。由此推测,彭祖篯铿降生于此地应为实情。

     

    (六)河南鄢陵彭祖墓

     

    鄢陵彭祖墓位于许昌市鄢陵县彭店镇双洎河畔的探庄村。《方舆汇编·坤舆典》第一百三十四卷·冢墓部【开封府】记载:“彭祖墓在鄢陵县北,彭祖商賢大夫。”《河南通志卷四十九·陵墓·开封府》记载:“彭祖墓,在鄢陵县北。彭祖,商賢大夫。”墓前石碑碑文“商贤大夫彭祖之墓”,碑题“玄道仙真”,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所立。2017年,当地出土了一块明正德年间的《修建观音11堂记》石碑。正德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6 年——公元1521年)的年号,明朝使用正德这个年号一共16年。明正德年间石碑的发现,表明彭祖墓的久远历史。

     

    从鄢陵“彭祖店”“探家庄”的地名、文献及碑文看,以及双洎河考古发现等所透露的信息,隐约表明彭祖可能在商朝时期,思念故乡,探访老家故地祭祖先祖。从碑文“商贤大夫彭祖之墓”看,应是商代的“商贤大夫”。这绝非巧合,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彭祖篯铿探望故土的史实。

     

    (七)篯铿生卒年代

     

    篯铿为彭姓始祖,是真实存在的一位历史人物,而不是神仙。因此,篯铿的生卒年代基于上述研究,应是可以推断出的。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

     

    按照“帝王纪年”说,以及钱治水的考证,篯铿生于帝尧二十三年,卒于帝禹二十年,享年约145岁。钱先生的考证在钱氏宗亲内得到普遍共识。根据杜勇先生考订,帝喾在位70年,帝尧在位98年(《集解》引徐广曰:“尧在位九十八年。”《帝王世纪》云:“尧即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舜42年(舜服丧3年,加上舜在位39年,计42年)。综上,研究者对篯铿的出卒时间作大致判断:

     

    篯铿出生时间为帝尧二十三年(约公元前2187年),封于徐州的时间为帝尧四十八年(约公元前2162年),卒年为帝禹二十年(约公元前2050年),享年大约为137岁。篯铿封于徐州的时间为帝尧四十八年(约公元前2162年),大彭国于商武丁四十三年(约公元前1207年)亡国,自篯铿之后,大彭国经夏历商延续了843年。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彭闻博教授《彭祖篯铿祖根地及诞生地考证报告》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