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祖文化

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下的溪州彭氏家族
  •     湘西古属溪州,2010年,湘西古溪州老司城列为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引起世人关注。老司城主人翁彭仕愁家族统治湘西818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宋、元、明、清九朝,史跨中国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一、中国历史上的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

      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羁縻”思想并实践于行政制度的是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高祖下诏书,其中有:“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行政殊于华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羁即马笼头,縻即牛缰绳。显然,唐朝统治者已具有对边远少数民族首领既要给予一定政治、经济利益,又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羁縻”思想。并将这种思想实施于政,“即其部落列置郡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新唐书》记载,这些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其职,世长其民,世领其土的羁縻府州多达856个。 

      中国以国家政治制度推行的土司制度是元朝。土司制度完全形成、正式开始是在元代。元王朝时,实行“参用汉人”为官。对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任用官职的土司制度,已成为一种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土司制度是对羁縻制度的改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二者相同点在于,社会背景相同,都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下的统治者,都是奴隶主或农奴主;管理模式相同,宽柔相济,恩威并用。目的相同,稳定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封建王朝,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终极目的。二者的不同点在于,认识观念不同,元朝对少数民族认识观发生了彻底改变,羁縻时期的统治者,认为少数民族是禽兽,蛮夷不可教化,运用管理禽兽的办法,牵上牛鼻绳,套上马笼头。元朝统治者则把少数民族当作“吾民”。管理体系不同,羁縻制度下的土官,属国家职官体系中另立的一种体系,元朝则将土官、土司真正纳入了国家机构统一的职官体系,土官成为中央王朝统辖的地方行政官员。土司制度成为一种新的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行政建制与职官称呼不同。羁縻制度下,行政建制基本采用郡、县制,职官称为刺史、县令。元朝建立的土司制度,行政建制改为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当“司”成为当地最高权力机构,且由本地土酋所职掌,“土司”不仅成为这些专设的行政建制的统称,也成为这些行政建制各级主要持掌者的通称。  

      二、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下溪州彭氏家族表现之比较  

      一是管理范围缩小。土司时期较之羁縻时期,溪州彭氏家族管辖的范围大为缩小;二是税赋上贡增加。土司时期较之羁縻时期,彭氏税赋上贡明显增加;三是军队由不征到调征。羁縻时期,彭氏土兵基本不征调,有溪州铜柱铭文为证:“本都兵士,亦不抽差。”土司时期,中央王朝不仅征调彭氏土兵,而且征调十分频繁,几乎参加国家用兵的各个方面,包括“御边、征蛮、征贼”。以明朝为例,永顺土兵被征调进行大小战役近60次,足迹北到辽东,东至浙江沿海,南抵广西,西达川陕。特别著名的是彭氏土兵三次抗倭出兵,荣称“东南战功第一”。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这一年中央王朝就4次征调永顺土兵进行军事战争。四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更为密切。总体说,羁縻制度改善了彭氏家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特别是溪州之战后。土司制度实施后,彭氏家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更为密切,突出表现在与中央王朝战争大为减少。五是与周边土司摩擦增多。土司制度较之羁縻制度时期,土司与周边的摩擦明显增多。一因朝廷政策,中央王朝为削弱边疆少数民族势力,采取“以蛮治蛮”政策,促使“蛮蛮”互斗。二因争夺资源,中央王朝奉行纳贡与馈赠,朝贡越勤越多回馈越多,回馈包括金钱、布盐、绸缎等物质利益,更包括封官赠袍等政治利益,促使邻近地方土司为争夺朝贡资源,不惜互动干戈。三因争夺地盘,永顺土司于明朝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令九道水千总王戴千,百总王戴贵统兵千,侵犯上峒长官司城之官坝,燕子岩等地。四因抢夺财产,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桑植土司向国栋,率土兵抢虏保靖民财。五为抢夺政权。六是封闭状态被打破。时至土司时期,羁縻时期的“蛮不出峒,汉不入蛮”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元朝前,彭氏统治的古溪州尚无学校,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皇帝诏谕:“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格愚顽,不入学者,不得承袭。”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土司彭元锦在老司城创建“若云书院”,从溪州之外请来教师为其子弟及附近官民子弟授课。   

      三、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下彭氏家族表现的启示 

      启示之一,羁縻与土司,相联亦相别。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综上可见,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是有区别的两种古代行政管理制度。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同,羁縻制度产生于中古时代的少数民族反抗与斗争中,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土司制度产生于羁縻制度运行数百年后的实践总结,时遇统治者本身是少数民族的特殊背景,从而使元朝产生土司制度成为可能。从溪州彭氏家族在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中的表现看,两种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果。我们研究土司制度时,如果简单地把羁縻制度产生的原因、过程与土司制度产生的原因、过程等同,甚至认为羁縻制度就是土司制度,不仅混淆了两种制度,忽视土司制度产生的原因、过程的特殊性,还会带来一些概念上的模糊,诸如“湘西土司八百年”之类的误说常见于书刊、政府公文、学术论文。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又有内在的联系,土司制度是在羁縻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羁縻制度的改良、完善。     

      启示之二,顺应潮流,适者生存,上演历史大剧。制度改革是统治者缓解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各种政治力量的激烈碰撞,是集团利益的调整。谁能顺应潮流,摆正利益,谁就有生存空间。彭氏家族每当遇到这种利益调整时,都能敏锐觉察,适度把握,见好即收,在三次重大制度改革中,扮演了重大历史角色。羁縻时期的“溪州之战”,创造了古代版的“一国两制”,将羁縻制度演绎到极致。土司时期,奉旨抗倭,大溃日寇荣耀“东南战功第一”。改土归流,主动献土,不仅免遭流放,还得皇帝诏谕,赐官赏银,安置江西祖籍。 

      启示之三,入乡随俗,开怀纳众,造就民族之源。彭氏家族统治湘西800多年,是与其入乡随俗,开怀纳众的品格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说,彭氏家族征服了本土蛮头,而本土文化征服了彭氏家族。彭氏家族来溪州后,穿的是当地衣,讲的是当地话,民间流传着土司王不会讲汉话的故事,不几代,便成为地道溪州人。 

      启示之四,军政合一、兵民合一,胜利之本。彭氏家族任溪州刺史期间,溪州仅万余人口,为何彭氏敢与5000兵马的楚兵作战?原因在于彭氏有一支兵民合一的“土兵”,有事则调集为军,以备战斗,无事则散处为民,以事耕凿。旗是寓兵于农的军政合一组织,随时可以征调。凭借这支土兵,彭氏家族获得极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取得“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三杰彭翼南、彭明辅、彭荩臣,人人加功晋级。56次奉调出征,由于土兵作战勇敢,朝廷均给予彭氏土司加倍赏赐。彭氏家族的“兵民合一”与当今的“人民战争”虽有本质区别,却不无启发意义

     

         彭氏湘西土司王朝八百年

        湘西土司自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彭瑊为溪州刺史开始经营世代基业。五代晋天福五年(937)溪州刺史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立溪州铜柱铭誓起,以彭氏为首,据有湘西南北两江(沅水自辰溪以上,包括各个支流称南江,酉水及其支流称北江)和澧水、溇水流域一带,彭氏主要地区在北江。他们自置官吏,拥兵自统,世代承袭,在五代和宋则称刺史或知州,入元以后则称宣慰使、宣抚使、长官等司,统称土司。
        彭氏为湘西众土司之长,史称:“北江诸蛮,彭氏为大。”他是在晋天福前就雄长于五溪地区的了。铜柱记称:“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28代,袭任35世(其中有兄终弟继者),历时818年,从而使溪州地区的社会秩序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可算得上是一个长寿的土司王朝。
        据《永顺县志》记载,永顺在春秋时期属楚巫中地,战国属楚黔中地,秦为黔中郡,汉置酉阳县,故城在今王村镇,王村是当时土家族“土王”居住的地方,历有“楚蜀通津”之称。吴永安六年(263),魏诱诸蛮效忠于魏,并进攻酉阳,即今王村。梁改大乡县。周天授二年(691),设溪州,天宝元年(742)改为灵溪郡,(以猛洞河支流灵溪水而得名)故城在今老司城。乾元元年(758),又复为溪州。五代时彭士愁置永顺州,宋为羁縻州。元置永顺州。明洪武元年(1368),升为水顺宣慰司,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后置永顺府永顺县,并迁建县城于猛洞河畔,即今永顺县城。
        唐末农民起义,唐地方政权崩溃。溪州土家族首领彭瑊崛起,逐渐统一酉水流域各部族,后联合漫水(湖北来凤)土官之弟向伯林等,以武力赶走老蛮头吴着冲,并将其困死于龙山洛塔山洞,随后相继征服惹巴冲等土酋。彭瑊基本上统一溪州土家族地区后,于后梁开平四年(91O)为溪州刺史(辖现在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地)。彭碱死,其子士愁继位,经过二十余年的经营,彭氏逐渐强盛,拥有上、中、下溪州,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靖、感化、永顺及懿、安、远、新、洽、富、来、宁、南、顺、高等20州,为南北江(沅水、酉水)靖边都誓主,设都城于会溪坪(酉水河岸),用木栅围城,谓誓下州。后晋天福四年(939),彭士愁率锦(今麻阳)、奖(今芷江)和溪州诸蛮万余人征战辰、澧二州,楚王马希范派刘京力(注:京力合为一个字)、廖匡齐率大军镇压,史称溪州之战,彭士愁据险与楚军作战,击毙楚军将领廖匡齐。天福五年(940),刘京力增兵围剿,切断彭军水运粮道,彭军战败,退守锦、奖。彭士愁遣次子师杲携带溪、锦、奖三州印绶,与楚议和结盟,立铜柱于会溪坪野鸡坨(因修凤滩电站迁至王村镇)。铜柱镌刻溪州之战的经过及双方盟约条款,彭士愁仍为溪州刺史,取得合法地位,为其政权统治溪州八百余年奠定了基础(附《复溪州铜柱记》于后)。
        溪州之战的结局,从表面上看,彭士愁主动求和,似乎是失败者,但从双方签订的盟约来看,彭士愁不论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权益。诸如:楚国对溪州属地不征赋税;不抽兵丁;楚国军人和百姓不能随意进入溪州;彭士愁属下的各部落酋长如有冒犯朝廷之处,只能由彭士愁科惩,楚国不能发军攻讨;彭士愁溪州刺史的职务亦由楚国王朝任命等等。这些条款明显地有利于彭士愁,不仅为其统一酉水流域建立传世八百余年的小朝廷奠定了基础,而且使酉水流水流域的社会轶序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酉水流域人民的利益。
        后周显德三年(956),士愁死后,长子彭师裕袭靖边都誓主兼下溪州刺史。

     

         邹升光:溪州彭氏的族源考

        [摘要]溪州彭氏在湘西北历史中具有浓重的一笔,关于溪州彭氏的族源,先前许多学者提出”江西说”,其中著名学者潘光旦认为完全是从江西迁入的。本人在作口述史过程中,发现“江西说”成为最“通俗”的说法,这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一种附会?鉴于对江西考的许多置疑,“江西说”似乎站不稳脚,而溪州彭氏最有可能是从川东(渝)迁入的巴人一支。不论是民族构成、族源迁徙、地理位置、封建建制、风俗文化,还是经济交流,湘鄂渝黔在历史上都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些证明溪州彭氏迁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湘西北在历史上与川东(渝)的关系,更能说明溪州彭氏是从该地迁入的。溪州彭氏的迁入在湘西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江西考质疑

         关于溪州彭氏土司的族源考,先前许多学者提出“江西吉安彭构云一族说”,特别是著名学者潘光旦就认为湘西土家族彭氏完全来源于江西。但是在查考史籍,翻阅族谱,县志及进行口述史过程中,本人发现许多矛盾与冲突。

         史籍不详与模糊。《资治通鉴》第267卷载:“(梁开平四年即公元910年)吴水军指挥使敖骈围吉州刺史彭墁{于赤石,楚兵救瑊,掳骈以归。”可知这一战彭芘憩{在楚军援助下大胜。而《十国春秋.楚七.彭>载:“开平四年,吴敖骈围赤石,辰州刺史彭瑊调所部征之,被执不屈,阖门遇害。”何以担任辰州刺史?何以“阖门遇害”?这与正史《资治通鉴》不合,姑且先认为它所载为真。《永顺县志》记:“彭士愁,瑊之子开平四年,为溪州刺史,授静边指挥使,封上柱国。”既然阖门遇害,为何还留一子在溪州?如果相信正史《资治通鉴》无误,但与族谱对照,又会发现矛盾。如《资治通鉴》第267卷载:“(公元909年)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滇南节度使,帅抚,信,袁,吉之师攻洪州,袁州刺史彭彦章围高安以助危全讽,淮南将周本大败全乘胜攻袁州,执刺史彭(彦)章进攻吉州。吉州刺史彭е谑П汲,楚王马殷表恢荽淌罚酉7度⑵渑!倍队浪撑硎献迤住芳牵骸傲嚎皆辏ü907年,彭瑊)率二子师裕,师晃统率蛮兵征进五溪,逐土蛮王吴着冲于龙山洛塔,因此得其土地永,保龙等。”公元909年江西彭氏是被迫进入湖南,投奔楚王马殷的,为何彭芘憩{毫无历史被景,就于907年入蛮地?彭氏土司在湘鄂渝黔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彭优砑逃ⅲ萄技谑吩兀憩{与彭士愁的父子关系却无记载,彭瑊与彭士愁的关系是模糊的,这不仅源于史籍等可靠资料的缺失,更在于族谱、县志的模糊不清。“家谱是一个家族的自我记录,具有强烈的宗族意识,隐恶扬善,为亲者讳,攀宗附祖,牵强附会地夸大,编造本族的显赫的历史,按照儒家礼教重新塑造祖先形象,规范先人的言行,随意地、甚至天方夜谭地溯源、系、流。”(《湖南家谱解读》邹华享)谭其骧也认为“家谱是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湖南人由来考》)。永顺族谱也有通病,如记:“彭溆诔ば怂哪辏砟98岁。”可定其生卒年为:公元836年-公元934年;彭彦希(士愁)卒于大略宋太宗兴国年间,享年73岁。可定其生卒年为:公元903-公元907年,不难发现叔侄两辈占据了140年的时间跨度,更可笑的是《永顺县志》记:“彭士愁,瑊之子,开平四年,为溪州刺史,后继上溪州加检校司徒。”这意味着彭彦希7岁就当溪州刺史,可见《彭氏族谱》中关于溪州刺史来源江西是附会之说。附会有其历史原因,彭士愁为彭瑊之子说最早应源于明正得年间,永顺宣慰使彭世麟撰《永顺宣慰司志》及刘健所作《世忠堂铭》。明清时期、四川、湖南江西之间有一股移民潮、即“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这时期许多江西来的汉人进入湘西北地区,因为这些汉人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善于经商,土司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于是积极拉拢他们。”《永顺宣慰司志》的作者为了攀龙附凤,光祖耀宗,照抄了江西彭氏的家谱。”有的江西学者炫耀博学,引经据典,追根溯源,进行烦琐的考证,为永顺彭氏修谱进行了大量的卖弄活动,定下了两地彭氏的假亲关系。”(《彭氏愁并非汉人》)彭关章迁入的江西籍,汉人为了更好的在湘西北定居生活,也认可了这种关系。大迁徙可能性不大,潘光旦认为湘西北地区有其一贯性,该地区没有出现过全局性的迁入或迁出。”唐宋时期,居住在巴渝及其周边区域的少数民族开始以定居生活为主,迁徙变动不大。”(《彭水县志》)如果说湘西北土家族中的彭姓完全是从江西迁入的,那么要繁衍出土家族彭姓这一大宗族,唐宋时期就必须出现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与混乱,但正史及地方志均无记载,事实上可能性也不存在。著名学者谭其骧在《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一文中指出:彭⑴憩{兄弟与彭士愁、彭师皓父子“则风马牛不相及,断乎为绝无关系者也。”彭氏冒称彭瑊之后,府县志皆信以为真,雍正五年永顺彭肇槐纳土后,招安插江西吉水县原籍,甚至清庭功令,亦真信无疑,故不但辞烦,特别史专以驳斥之。

          二、彭氏土司的迁入

          1、溪州彭氏应该是由川渝地区迁入的巴人一支不论是民族构成、族源迁徙、地理位置、封建建制、风俗文化,还是经济交流,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在历史上都是一个整体。就民族构成来说,今天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在重庆有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地,在湘西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吉首、泸溪、桑植、大庸,湖北来凤、鹤峰、咸丰、宣恩、五峰、长阳、利川、恩施等县,黔东的桃松县等。关于土家族族源有多种说法,如“江西说、乌蛮说、蛮蜒说、羌人说、濮人说、土著说、巴人说”等,但不论其族源在哪里,土家族先民都曾在这一地区进行过频繁迁徙;不论其民族主体是巴人还是其他,,他们在这一地区的联系是密切的,经过不断迁徙融合,为后来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奠定基础。虽然湘鄂渝黔在行政区划上各个独立体,但从这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看,它们仍是一个统体。“武陵山脉自贵州苗岭分支,行乌江、沅江间,蔓延于湘西北之沅江、澧江间,迄常德西境平山上为古五溪蛮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五溪之一的酉水,其南源在渝境内的酉阳,经秀山流入湘西花垣河进入酉水,经黔东北松桃县的松江河亦至入酉水。其北源在鄂西宣恩,经来凤流入湘西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地,酉水流域正是今天土家族主要分布区。单从这一流域的崖墓看,便可窥见它们在风俗文化上的联系。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楚通黔、滇和蜀的水陆要道。”(公元前308年)秦谴司马错率巴书蜀众十万,大驳船万艘,米六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华阳国志.巴志》)”

          湘西与黔东在历史上本属同一个自然区域,两省行政区域的界线,自明永乐起才逐渐划清。乌江、沅江自贵州从西而东北向,为民族迁徙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孔道,因此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民族之间的交往是很频繁的。”(罗维庆《土家族源于乌蛮考》)古代巴国跟这一区域的联系也很密切,其在奉节、巫山一带与楚搭界,南达今黔江,乌江流域从四川涪陵清江及已迁到湘西北和黔东北的。这一点可以说明溪州彭氏迁入时,已有许多巴人在这一地区融合。

          从封建建制看,湘鄂黔渝联系也颇密切。湘西土家族地区古称溪州;川东土家族地区古称黔州,后改酉阳州;鄂西土家族地区古称施州;黔东北古称思州。《永顺县志》中记有:溪州地域,东抵荆湖,西通巴蜀,南近辰阳,北据归峡。唐中叶,这一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经济体了。”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西部增置(黔中道),治所在今彭水县城,为全国十五道之一,其辖在今湖南的有辰州、溪州,贞观元年(公元785年)黔中道治所辰州,三年迁回彭水。”(彭水县志》)以后虽有变动,但彭水县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为黔中郡的治所,所以川(渝)东地区与湘西北的交往应该是很频繁的。”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黔中观察使窦群征发(湘西北)‘溪洞蛮’修黔州城(彭水县)。”(《湘西历史大事》)历史上的湘鄂渝黔交界区在横向纵向上的立体式联系,可以证明溪州彭氏从川渝迁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溪州彭氏是土人而非汉人。永顺司系第七代有福石宠之名,保靖司系传至二十二代后有彭药哈俾、彭麦谷踵、大虫可宜、彭南木处等名。土家语‘呼长官曰冲,又曰送,又曰踵,又曰从。’这些资料都可间接或直接证明彭氏之先是‘土著’而非汉人。”(《土家族简史》)彭师裕儿子彭允林土名‘麦即把’,彭允林孙彭儒猛土名‘夫送’,彭儒猛儿子彭仕羲土名‘福送’,彭仕羲儿子彭师晏土名‘惹贴送’等等。”(《历代稽勋录》)如果说这是汉化的结果,那么作为汉人的彭士愁的姓名为何有如此多的写法?《旧五代史》作“士愁”;《新五代史>作“士然”;《十国春秋》将“士愁、仕然”并提;《资治通鉴》作“彦晞”;《续通志》作“自然”。事实上我们已经否定了溪州彭氏江西考了,这些土名就从一方面证明了溪州彭氏是土人。溪州彭氏之所以800年巍然不动,因为他们也是土人,在意识形态等方面不容易与当地土民发生大的冲突。

          3、溪州彭氏是从川渝地区迁入的巴人。板楯蛮(巴人一支)即是用彭排(旁排)御敌的巴人,即彭人。由于汉代以后。彭人(即板楯蛮)在今郁江流域活动,所以隋代今郁江叫彭水,成为彭水县得名之由。”(《彭水县志》);《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而《史记.周本纪>则称巴师为“彭人”,彭即巴也,亦称‘彭水夷’,是川巴板的重要一支。据徐仲舒先生考证,其中心在今川(渝)东彭水县濛阳镇,当属川巴板楯无疑。”(彭英明《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何岳光在《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一文中论证了彭氏的迁徙过程:古代彭国人一支经过迁徙,南渡汉水,迁到今湖北南河一带,这条河因彭人所居住便叫彭水。大约于公元前6世纪时与庸、微、罗都先后被楚所灭。彭人从此离散,一部分南渡长江辗转散居于今湘鄂川(渝)边界丛山里和后来迁来的巴族杂居,可能与今天的土家族的彭姓有关。彭族氏的后裔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迁徙后,达到湘鄂渝黔边区。古巴人已经过长期融合,不能认为是纯粹的汉人了。总之,不论土家族彭姓源于汉姓,还是由于他们使用武器(彭排)的音变,或者源于巴姓中的“”姓等其他说法,都可以证明与彭巴联系密切,溪州彭氏极有可能是从川渝迁入的巴人。实际上川东(渝东南)酉阳土家族的联系更为密切。”酉东酉水河畔的三峿山,传说是土家族大姓彭、田、白三姓的族山,至今仍为辨族同异的依据。”今川黔鄂边各县姓冉的,绝大多数也都是由酉阳辗转迁徙去的。”(冉敬林《酉阳土家族是清江巴人的后裔》)

          4、迁入的时间、背景。《复溪州铜柱记》载:“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三四代长千万夫。”由“三四代”可推知溪州彭氏土司先人,应于唐末迁入湘西北的。隋唐时期,巴渝地区始终处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巴蜀地区北郊关中,东控荆湘,一旦朝廷有变,皇帝往往避乱于蜀中。唐末乾符三年(公元874年)山东爆发王仙芝、黄巢起义。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大军攻占潼关,唐僖宗仓皇出逃,次年初抵成都,僖宗幸蜀对巴蜀人民剥削变本加厉,巴蜀人民怨声载道。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巴蜀地区的邛州、涪州先后爆发了阡能、韩秀升起义。暴乱可能会引起人口迁徙,于是一部分巴蜀人民向西迁入成为可能,但是大规模进入湘西北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会引起这一地区的不稳定,而湘西北在历史上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迁徙和社会变动,所以只能是近距离、短时间的迁徙。居住在川东(渝东南)地区的土民,早就适应了这一区域的生活,成为这一区域的一部分,因此能很快融入到湘西北土民中去,投靠强宗大族成为可能。

          迁入之后,溪州彭氏很快与当地土民融合,并不断拓展自己的力。“窃意唐末溪州蛮中,有吴、彭二氏,曾一度发生战争,结果彭胜吴败。彭氏至此,遂得世为诸蛮酋领。”(谭其骧《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谭其骧是肯定有吴、彭之争的,即便正史中无记载,吴、彭之争则见于《龙山县志.卷六》:“其先有老蛮头吴著冲,今邑之本城洗罗、辰旗、董补、他砂诸里,皆其世土,因延江西吉水县彭氏助理,彭氏以私恩结人心,日渐强盛,至彭瑊谋逐吴著冲......余土归瑊。”其中引出了江西彭,姑且不将这些作为真实的历史描述而认为,有彭人与湘西北强宗大族发生争斗,那么这种可能性从而确定了彭氏在湘西北的地位,为联众抗楚奠定基础。大约自东汉以前土家族各部处于不稳定状态,之后各部在对抗封建王朝斗争中相互援助日益增多。南北朝时期,土家族内部出现世袭制度,意味着稳定性在增强。隋唐武陵区形成“冉氏、向氏、田氏者,陬落尤盛,余者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树,僭称王侯”的局面。”(《周书.蛮传》)因此可见隋唐时彭姓影响力还很小,至于有无彭姓,有待考证。至唐土家族主要按姓氏聚居或散居于相邻溪峒,“一峒为一部落”,首领靠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来维持部落内的联系。五代时期,马楚政权对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因各土酋势力大小而委以不同的羁縻州县职。但由于中央王朝与各羁縻州县的关系,此时几乎已不存在,而且各部族忙于相互间征伐,部分少数民族首领便“自署刺史”。彭士愁在溪州之战前就自署“溪州刺史”,这些发展说明了土家族的内部稳定性在增强,一方面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奠定基础,,同时彭士愁能抗楚成为可能。

          5、溪州之战的影响。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彭士愁率锦(麻阳——、奖(芷江)、溪(龙山)三州诸蛮,进攻辰、澧州等地。楚王马希范派部将刘勍、刘全明率兵五千迎击。最后彭士愁遣其子彭师皋率诸蛮酋降于刘勍。这场著名的溪州之战,不仅在《复溪州铜柱记》上有详细记载,而且正史也有相关记载。溪州之战对湘西北土家族的影响是深远的,溪州铜柱铭文载:“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敢无师古,夺财贪地,实所不为。乃依前奏,授彭士愁溪州刺史,就加检校太保。诸子将吏,咸复职员,锡赉有差,俾安其土。仍颁廪栗,大赈贫民,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溪之将佐,衔恩感化,请立柱以誓焉。”.由此可见溪州之战缓和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彭士愁同时取得了溪州刺史的合法地位,为其独立王国的发展奠定基础,标志着溪州彭氏在湘西北土家族中崛起。”弹周大乡、三亭两县,若无税课,归顺之后,请袛依旧额供输。不许管界团保军人百姓,乱入诸州四界,却掠?盗,逃走户人。凡是王庭差纲,收买溪货,并都幕采伐土产,不许辄有庇占。其五姓主首,州县职掌有罪,本都申上科惩。如别无罪名,请不降官军攻讨。若有违誓约,甘请准前奏发大军诛伐,一心归顺王化,永事明庭。上对三十三天明神,下将宣衹为证者。”马希范面对彭士愁的苛刻要求,回复道:“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税,自为供赡,本都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皇天后土,山川鬼神,吾之推诚,可以玄鉴。”由此溪州彭氏取得了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自治权,为湘西北土家族稳定连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铸铜柱为约,盟誓言和,从而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尊严,客观上有利于湘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民族志》)

         三、溪州彭氏迁入的意义

         溪州彭氏迁入无疑是适应和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的,因为他们也属于湘鄂渝黔的土民,在意识形态上与湘西北土民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彭氏从此跻身于土家族大姓行列。“彭氏成为溪州最大的领主,为巩固地位,用汉地区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开发山区资源,客观上起推动作用。”(《民族志》)溪州彭氏迁入无疑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发展,“溪州从北宋初便与朝廷保持‘贡赐’,以进贡方式与中央王朝进行经济联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民间经济技术交流,为彭氏世袭统治奠定基础。”(《民族志》)溪彭统治期间,是湘西北土司制度重要领属,也是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正式形成时期。当代有500多万彭姓者,湖南就占有18%。由此我们不否认历史长河中改姓的可能姓存在,但溪州彭氏应该是从川渝地区迁入的巴人一支,他们为湘西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他们依然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作者邹升光,男,安徽省宁国市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04级历史师范专业学生

    参考书目:

    [1]《永顺彭氏族谱》
    [2]《溪州铜柱记》
    [3]《溪州铜柱铭文》
    [4]《资治通鉴》
    [5]《史记》
    [6]《尚书》
    [7]《周书》
    [8]《新五代史》
    [9]《旧五代史》
    [10]《十国春秋》
    [11]《永顺县志》
    [12]《龙山县志》
    [13]《彭水县志》
    [14]《华阳国志.巴志》
    [15]《土家族历史大事》
    [1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
    [17]《土家族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
    [18]皱华享.湖南家谱解读. 湖南出版社. 
    [1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丛书.土家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彭士愁并非汉人》彭官章.《土家族源于乌蛮考》罗维庆.《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彭英明.
    [20]臧厉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 
    [21]《历代稽勋录》
    [22]王承尧.土家族土司史录. 岳麓书院.

     

        溪州彭氏源流考(碑文)     

    注:黑体字为碑文,其余为编者加注释

    谨将先人传次■列于此:

    庠生曾孙彭施涤谨撰于此。

    陇西禹贡阳州之域,秦为天水,晋为狄道,明为巩昌,临洮有彭荣自陇西徙楚。春秋时有仲爽,仕楚文王为贤大夫,其裔有侗、有[亻冉],有俞,有祺,有颖。楚未灭时,五房居楚为大族。后秦灭楚,大姓,陇西彭其一也,彭以陇西为郡始此。

    (注:陇西郡(今甘肃陇西一带)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始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三国时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彭姓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的殷商侯国大彭,即今江苏徐州一带,因此彭姓由此分支,在全国各地分别繁衍发展。据传,有一支彭姓的顺秦时,因避乱而迁陇西,不断繁衍,形成当地一大望族,故以“陇西”为其堂号,故又以“陇西”为其堂号)

    汉哀帝(前7~前1年)朝有彭宣(注:汉书:元寿二年五月,正三公官分职(1)。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从张禹受书,厚重有威望,以明经擢用官,在冯翊晋拜大司空,建平四年封长平侯。因王氏专恣,忌之未大用,居淮阳。故彭氏族望称淮阳自长平侯始也。(注:淮阳郡:淮阳郡(今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地)、宜春县(在今江西西部)等。宜春县:汉置宜阳县,隋复改宜春县。汉高帝时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惠帝后时为郡,时为国。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陈州为淮阳郡)

    唐微君(讳)云(字)构灵,汉长平侯二十六世子孙,自河间瀛州徙居合浦宜春,博学隐居,尤善讲易(台湾族谱载: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南渡,乔居江西袁州)。天宝(742~756)中刺史李王景以名闻,元宗遣使齐元邱以蒲轮徽,之再至,行上欲官之辞归里,赐求帛副衣,遣中使房嘉送还。震山钓于石室,以终学者,尊尚之称,为介亭夫子寿五十三,配汤夫人,生五子,东里、南容、西华、北叟,四人未叙。(注:唐代宜春隐士彭构云曾隐钓于震山,别名颜山,其山脚小河之滨有两石似船形伸入河中(今宜春袁州区)。彭构云精通阴阳图纬之学,不求闻达。唐玄宗曾遣使以蒲轮迎之入京。彭构云入京,拜官不受,辞归故里。故称征君钓台,又名震山钓台)

    季子兹宪宗(805~820年)元和(806~820)进士,官进贤令配李夫人,生子三,曰伉、曰倜、曰仪,二公未叙。宜春公(讳)倜(字)维贤,兹公仲子,登文宗(826~840年)太和七年(834)癸丑进士。先是长史伉、三弟仪同登德宗(779~805年)贞元七年(792)进士,一门科名最盛。公官宜春公性耿直,因宦官窍柄弃官隐庐陵遂家马生子三,曰车周、曰齐,二公未叙。长史公(讳)辅(字)国相登懿宗(859~873年)朝进士,官授金紫光禄大夫,长配李夫人,合葬五十八都相公坪,座北朝南,因救贫有钳云七里相公坪田里修排形,前有覆案,后有双浆,迎五子十一孙代。坐磚生五子:珏、斌、[虚方]、{。ㄗ于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抗黄巢农民军,聚众数千在王岭山中自立为首领,本州补佬轮浦檬埂L旗冢873~888年)以荽淌贰L祆锪辏904年),刺史彭藜莩恰?搅辏907年),彭傩栈Э谑Ъ胰コ恢荨⒑庵荩硪蟊慝为郴州刺史。唐天成二年(927年)授淦骄诙仁梗煨!⑻!⒖睿骋厍ЩА3ば巳辏932年),加太尉、封安定王,长兴四年(933年)洌┈{仕楚晋封安定王,袭其爵为辰州刺史(注1: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四年(庚午,公元九一零年)吴水军指挥使敖骈围吉州刺史彭墁{于赤石,楚兵救瑊,虏骈以归)(注2: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七月,“江西吉州刺史彭е谑吮汲,楚王殷表恢荽淌罚酉7度⑵渑!彼哪炅隆!拔馑富邮拱芥槲Ъ荽淌放慝弟瑊于赤石,楚兵救瑊,虏骈以归。”[7]楚以彭瑊为溪州剌史。(沅陵县志: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吴敖举事,骈围赤石,辰州刺史彭王咸率部镇压。吴敖被俘,宁死不屈,阖门遇害。楚表为辰州刺史,授金紫光禄大夫,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楚遣入贡于南唐,授溪州刺史,配周氏,葬福安(今江西福安),金钗形)彭氏以武力和私恩征服了当地蛮酋,兼并了溪州(治今永顺东南)。彭瑊死后其子彭士愁(五代史名彭士然、谱名彭彦晞)承袭其职。经过多年经营,其势力日益强大,统辖包括湘、渝、鄂、黔边区的20州,并充任靖边都誓主),此永保彭氏之始也。(彭氏迁居大井:彭翰公第七子彭九宸公(三十世祖彭显宗公有九字派重孙24人,谱称24房),宸公有两子:彭斌臣彭顺臣,斌臣公有子二:守镇、守邦,顺臣公亦有子二:守裕、守庆。宸公后人大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居永顺西坝坞,后守裕公再迁居大井)

    清彭室八勇,文才出众,乃彭氏又一盛举。勇行为进士、勇震为扒贡,另勇仪、勇瑞、勇德、勇枝、勇芳,勇■,合称彭室八勇。施涤中举(注:彭施涤传),官至民国参议,为最名。(至唐时,彭氏开始称盛于江西省境,迁居始于玄宗时,有叫彭构云迁居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后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彭构云5世孙彭佑诼昙娇诖澹渥迦朔志咏髀辏玻┘+后裔彭嗣元再迁至分宜县。其子孙分布于今吉安市、吉安县、永丰县、吉水县、峡江县、安福县、永新县、泰和县。其后裔再辗转繁衍于福建、广东各地,定居于广东揭阳,是为彭氏入粤始祖,宋神宗时,彭嗣元8世孙彭跃次子彭延年,因被任命为潮州(治所在海阳,即今广东潮安)刺史,遂居于广东揭阳之浦口村,是为彭氏广东始祖。其后再分迁于福建的漳、泉二州,后分出漳州、泉州等支派。其中彭延年第三子彭锐的裔孙彭君达于明朝迁入广东梅州,是为梅州彭氏始祖。自清代开始,闽、粤彭氏有部分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迁徙至东南亚及欧美。其中湖南西部省境的彭姓则是由江西迁去的彭士然(又名彭士愁、彭彦日希,彭芘憩{之子)的后裔在唐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总之,彭氏的繁衍早期及中期主要是以北方的甘肃东部及河南南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为其繁衍地区,后来遍及全国的彭姓也多是由这些地方分别迁徙而云的。)

     

        荆南四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

        史载 荆州刺史治汉寿,清顾祖禹《读史书舆纪要》载,汉寿,今常德府东四十里有汉寿故城。(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襄阳,旧领郡国七,今领郡七(即: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相当于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广东、广西、贵州省一部分广大地区。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汉寿城,县东北六十里,本汉索县城,武陵郡治焉,汉顺帝更名汉寿,移荆州刺史治于此,俗名“崆巄城’,悉为居民田业,遗址尚存”。据《常德文物志》记载:索县汉代城,位于常德市东门外30公里处的断港头乡城址村。城址遗迹至今犹存。城由大、小二城组成,总面积54万平方米,城垣残高3—4米,宽12—1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四角有高7—10米的暸望台,城外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护城河,城内残存汉砖汉瓦,遍地皆是。城外东南方有汉墓群。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一诗,即写此处

     
        桂阳郡
        桂阳郡,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从此,“郴”字赫然纸上,脍炙人口。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湖南置黔中(湘西里耶出土的秦简证明黔中纯为史书作者笔误,应为洞庭郡)、长沙二郡,在郴州一带设置郴县,郴县属长沙郡西汉时,分长沙南郡为桂阳郡,领县十一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称桂阳郡;隋文帝开启九年,一度废桂阳郡,置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称桂阳郡;宋称郴州桂阳郡,设知军;元改郴州路,设总管;明洪武元年改路,置郴州府,设知府;为直隶州,设知州;民国改州为县。历代治所一直在郴州。
        典故《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武陵郡
       《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县十三:
        索(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常德市东北六十华里)、
        孱陵(今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澧县等县地)、
        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
        沅陵(今沅陵、沪溪、吉首麻阳等县地)、
        镡成(今洪江市和黔阳、靖县、绥宁、会同、通道、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
        无阳(今芷江、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
        迁陵(今保靖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
        辰阳(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等县地)、
        酉阳(今永顺、龙山、古丈等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
        义陵(今溆浦县地)、
        佷山(今湖北长阳县地)、
        零阳(今澧县、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地)、
        充(今大庸、桑植县地)” ①。
        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来历  “武陵”一名的来历,据梁刘昭注《先贤传》曰:“晋太守赵厥问主簿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于是改名焉。”(见《方舆览胜·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于《左传》与《诗经》,始于汉初,后改“义陵郡”’;东汉时复称“武陵郡”。潘京的对话没有说完全。也许是仓促间对话,忘了说出最初取名,经过改名又复名的全过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考古发现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该城遗址⑤。秦黔中郡,本是在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为黔中郡⑥。在此之前为楚黔中郡⑦。秦置黔中郡,主要是从军事、政治上加强对巫、黔中及江南地区的控制。把郡治设置在沅陵县,是因沅陵处于沅水中游,上溯可达贵州牂牁,下游可迳入洞庭,沅、澧二水及湘西、北地区都在掌握之中。从经济方面讲,贵州丽水的黄金、湘西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麻阳ˆ等县丰富的铜、锡、铅等矿产,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资资源黔中郡设置在此,对经营整个西南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⑨。汉取黔中郡后设置武陵郡,把郡治设置在离沅陵县不远的溆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对前朝在这里所作的一切,都将取而代之。颜师古注《汉书》,汇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注释。他学识渊博,又有秘书省藏书可资利用,所注《汉书》,深为学者所重⑩。他在《汉书》注释中说:“旧治义陵,非郡名义陵也。”肯定是有依据的。或许是他对前面所讲的此中奥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旧治义陵”的论断。不过,我又认为索县改汉寿县作荆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过一段武陵郡治,时间也许是在义陵县作郡治之后。因为它若未作过郡治,不具备设置较大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条件,刺史治也不会迁移在那里的。
        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将原汉寿县改名吴寿县,又在西部分零陵、充县地设溇中县、分孱陵县地设南安县、建立天门郡治所在溇中县(今慈利县西和大庸县)。此时,荆州治所已由汉寿迁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辖只有沅水流域的临沅、吴寿(辖今汉寿县西部和鼎城区东部)、龙阳(分东汉汉寿县地,辖今汉寿县东部)、沅南、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城、酉阳、舞阳等县,而不再辖有澧水流域各县。
     
        零陵郡
        西汉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为了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随即在这一带建立起西汉中央政府领导的地方政权。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置零陵郡,郡治首先设在零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始设零陵县,汉武帝元鼎六即前111年设为郡治,隋文帝开皇九年即589年撤消此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老拱桥边或凤凰乡的建安司
        零陵郡辖域最大时包括 今湘中到湘西南到桂东北的永州桂林邵阳衡阳湘潭娄底等地区。
         西汉零陵郡辖7县、4县级侯国,7个县:
        (1)零陵县,秦代初置,县治、郡治在今广西区全州咸水乡老拱桥边或凤凰乡的建安司;辖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
        (2)营道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大阳洞,辖今湖南宁远水市、九疑,道县柑子园、四马桥一带;
        (3)泠道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东部胡家村,辖今宁远、新田一带;
        (4)始安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广西区兴安县溶江后迁桂林市,辖今广西桂林、永福、阳朔一带;
        (5)营浦县,秦代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道县东门一带,辖今道县地及双牌南的一部分;
        (6)洮阳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广西区全州县永岁镇一带,辖今广西全州、资源一带;
        (7)钟武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辖今衡阳县地。
         4个县级侯国均为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封长沙国定王刘发的4个儿子所置,它们是:
        (1)泉陵侯国,封刘贤,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辖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祁阳县祁东县双牌县北一部分;
        (2)都梁侯国,封刘遂,治所在今湖南省武冈市,辖今洞口、绥宁、武冈、城步等县市一带;
        (3)夫夷侯国,封刘义,治所在今湖南省邵阳县西,辖今新宁、邵阳县一带;
        (4)舂陵侯国,封刘买,治所在今湖南省宁远县柏家坪镇,辖今宁远北部及祁阳、新田、双牌的一部分。初元四年(公元前45),刘买之孙刘仁徙国于湖北南阳
        西汉零陵郡地相当于今湖南邵阳地区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道县之间的潇水、湘江流域,以及广西桂林、永福以东、阳朔以北的地区。
        东汉零陵郡辖8县、5县级侯国:
        泉陵县 县治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辖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祁阳县、祁东县及双牌县北一部分;
        零陵县:县治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辖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
        营道县: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大阳洞,辖今湖南宁远水市、九疑,道县柑子园、四马桥一带;
        泠道县: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东部胡家村,辖今宁远、新田一带。〈西汉初元四年(前45年),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
        始安县:县治在今广西区桂林市,辖今广西桂林、永福、阳朔一带;
        营浦县:县治在今湖南省道县东门一带,辖今道县地及双牌南的一部分;
        洮阳县:县治在今广西区全州县永岁镇一带,辖今广西全州、资源一带;
        湘乡县:县治在今湖南省湘乡市,辖今湘乡市、双峰县
        安侯国:原钟武县(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改名重安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辖今衡阳县地;
        都梁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武冈市,辖今洞口、绥宁、武冈、城步等县市一带;
        夫夷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邵阳县西,辖今新宁县、邵阳县一带;
        昭阳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邵东县,辖邵东县地;
        烝阳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邵东县东部,辖衡阳县、邵东县东地
    东汉后的沿革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荆州牧刘表攻占零陵,零陵境域属刘表势力范围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刘备刘表领荆州牧,诸葛亮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事及赋税,零陵属刘备的势力范围建安二十年(215),刘备与孙权言和,双方以湘水为东西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零陵、武陵以西属蜀汉。 三国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刘备病故,零陵郡地入东吴。吴末帝甘露元年(265)分零陵南部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市)。吴末帝宝鼎元年(266),析零陵郡置营阳郡,郡治营浦(今道县);划出零陵郡北部置邵陵郡(今邵阳市);零陵、营阳二郡属吴荆州之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吞并东吴,分全国为19州,废营阳郡人零陵郡,属西晋之荆州。晋怀帝永嘉元年(307),析荆州、广州所辖9郡置湘州,零陵郡属之
        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析零陵郡复置营阳郡,仍治营浦,属湘州。安帝义熙十二年(417),废湘州,零陵、营阳二郡属荆州。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永阳郡。陈改永阳郡为营州永阳郡。零陵、永阳二郡属湘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零陵、永阳二郡,因零陵郡治西南有“永山、永水”之名者,故置永州总管府,永州之名始称于世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零陵郡置永州、营州。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改营州为道州。贞观十年(636),分全国为10道,永州、道州属江南道。贞观十七年(643),撤道州并人永州。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复析永州置道州。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全国为15道,永州、道州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改永州为零陵郡,道州为江华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永州、道州。
    此后零陵郡不复置

     

     

    二酉山 

    武陵蛮 

    梅山蛮

    荆南四郡

    湖湘文化

    潇湘八景

    马楚-五马争槽

    湘西北-里耶古城

    湘西北楚墓楚城楚文化  

    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

    湖南彭氏源流 

    彭祖身世新考

    《彭祖》字義疏證

    彭祖文化的原始依据

    中国烹饪鼻祖:彭祖  

    东方先哲 彭祖与老子

    道家先驱与养生论—彭祖考

    彭祖——世界上第一位文化名人

    土家族个融合的民族
    ·恩施自治州土家族族源
    ·田氏祖先的传说
    ·向氏祖先的传说
    ·土家族对白虎文化不同认识的两种表现
    ·从黔东北的石马传说谈土家族对马的信仰图腾
    ·土家族为“僰人”说
    ·石门土家族族源探秘
    ·湘西土家族起源推理
    ·土家族人名概述
    ·梯玛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形式
    ·土家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轨迹
    ·土家族虎图腾的传说
    ·土家田氏考略
    ·田姓与土家族的历史根源
    ·土家族族源与发展的探讨
    ·土家族族别符号体系的构建和传播
    ·“毕兹卡”考释
    ·土家族白虎崇拜与文化心理探析
    ·土家族的姓名
    ·白虎神话对土家族的影响
    ·土家族白虎崇拜的社会功能
    ·巴人源于古羌人
    ·土家族白虎为图腾
    ·土家族的彭姓
    ·九溪卫麻寮所土家史话
    ·秦汉时期澧水流域土家先民史略
    ·土家族的姓名
    ·土家族姓氏漫谈
    ·土家族的族源问题和湘西州土家族的由来
    ·张家界市土家姓氏源流综述
    ·土家族族源
    ·土家族族源综论
    ·土家族民间传说故事中老虎形象漫谈
    ·千古追寻比兹卡
    ·虎图腾的传说与追踪之原形
    ·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的历史文化渊源
    ·湖北巴东土家自然崇拜的遗风
    ·土家族的形成与发展
    ·土家族的来历
    ·土家族自称
    ·土家族的族源
    ·土家族族源族称
    湘西苗族姓氏与文化探考

    沅江 沅水 延江 延水得名考

    《艽野尘梦》(作者:陈渠珍)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