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彭恒礼:河南“非遗”的地域性特征与保护路径
  • 河南“非遗”特点呈现:农耕文化、黄土黄河文化色彩浓郁

    在我国,“非遗”的定义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起保护“非遗”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名录体系。纳入各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项目近万项,进入国家级名录“非遗”项目近两千项,其中,四十三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堪称世界“非遗”大国和“非遗”强国。

    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主要传承区,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21年,列入省级名录的“非遗”项目达722项,总量上仅略低于北邻的山西(754项),高于陕西(674项)和山东(550项)。在中东部诸省名列前茅。河南“非遗”有如下特点:

    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最早发展农耕的地区之一。新郑裴李岗遗址和舞阳北舞渡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粮种,如黍、粟、稻米等,以及加工这些粮食果实的石质工具,说明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此地已出现农耕文明的曙光。与农耕文化联系最密切的“非遗”项目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作为知识体系在东亚地区有广泛影响,要论“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非中原地区莫属。“二十四节气”所描述的物候变化特征与黄河中下游的自然变化规律高度契合。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霜降,均精准反映河南气温升降变化。惊蛰、小满、芒种,准确地反映河南动植物生长变化。

    与黄土、黄河文化关系密切。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黄色占据超越性地位。轩辕氏称黄帝。古代帝王家以黄色作为皇家专用色,这些都彰显了黄色的特殊地位。黄色的崇高性来自黄土与黄河。河南位于黄土高原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是隆起的黄土高原和山地丘陵区,东部是一望无际的豫东大平原。高原与平原本无瓜葛,黄河的穿过让二者之间产生搬运联系。黄土来自黄河,这是人们对黄河自古就有的认知。祭祀黄河的古老仪式既祈求黄水安澜,又感谢黄河的慷慨馈赠。在豫西,人们把家直接“安”在黄土里,这就是后来成为“非遗”的地坑院和窑洞建造技艺。河南人谁从小没有玩过黄泥巴呢?浚县“泥咕咕”、淮阳“泥泥狗”都是泥玩具。在豫东,由于黄河“摊薄”了黄土,人们没法直接入住,就把黄土收集起来,装进模具,烧成砖瓦,盖成房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古人还发现了黄土遇火容易定型的特点,代表中国的符号CHINA(瓷器)应运而生,从仰韶彩陶、龙山黑陶一路走到“隋青瓷”“唐三彩”“柴窑”,“钧瓷”“汝瓷”“官瓷”。河南人把与黄土有关的“非遗”玩儿到了极致,玩儿出了新高度。

    与传统节日文化关系密切。农业文明的生产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点,尤其是在四季分明的中原地区。春种,夏收,秋报,冬藏。伴随着节奏分明的劳动节奏,人们的生活也具有周期性特点。定时劳作,定时休息,这种有节律的生活导致传统节日的产生。传统节日有两个特点:一是祭祀;二是庆祝。农业耕种开始前要祭祀,如“迎春牛”的仪式、“添仓节”等,农业丰收后更要祭祀,如“六月六习俗”、七夕节、中秋节等,均与古代的秋报传统有关。

    节日期间人们是不劳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娱乐和休息,走亲访友,逛庙会,赏秧歌社火和戏曲,于是各种庆祝活动全面铺开。河南新密的“超化吹歌”、巩义的“小相狮舞”“槐店文狮子”、焦作“高抬火轿”、兰考“麒麟舞”、宝丰“马街书会”“浚县民间社火”“打铁花”等“非遗”项目,平时是不演出的,主要在节日期间表演,它们都有自己的“演出季”。

    民间美术也主要集中在节日期间,最典型的如首批国家级“非遗”——“朱仙镇木版年画”,年画,年画,没有“年”,哪有“画”?河南人对艺术的审美需求,是伴随着“年”的到来,在节日氛围中被激发出来的。

    问题与解决路径:人才与资金是掣肘 社会传承应成为主流

    作为“非遗”大省,河南省在传承保护“非遗”方面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高质量“非遗”项目相对不足。这里所说的“高质量”指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遗”项目,虽然河南省级“非遗”数量不少,但与邻省相比,在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上存在不小的差距。

    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非遗”传承与保护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河南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难以为“非遗”保护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河南省“非遗”保护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非遗”保护资金不足,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非遗”的载体是传承人,传承人的存续和“非遗”的保护传承必须有足够的物质财富作为支撑。国家启动“非遗”保护运动以来,资金投入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资金不足的问题仍困扰着“非遗”保护事业。保护资金不足,从事“非遗”传承的收入较低,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非遗”集聚区建设缺乏成功经验。近些年来,河南各地均兴起“非遗”集聚区建设,但鲜有成功案例。“非遗”集聚区遇挫的根本原因是由“非遗”的本质所决定的。作为农耕时代的知识和技能,“非遗”天然具有分散性,要把具有分散性的“非遗”集聚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进一步提升河南“非遗”的保护质量和水平?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

    加大对现有“非遗”专业学术力量的整合力度。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大省,在“非遗”抢救与保护方面有很好的学术积淀和传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省就成立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河南卷)的编纂;成立“河南民俗学会”,出版《中原民俗丛书》和学术期刊《中州民俗》;率先响应并从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培养了大批人才。除河南大学等高校持续招收培养“非遗”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外,近年来还有二三十位“非遗”专业的博士返豫任教。有二十几所大学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河南省的学术研究实力很强,只要能把分散在各地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对于提升河南“非遗”的保护质量和水平,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拓宽“非遗”保护资金的筹集渠道。目前“非遗”保护资金的渠道过于单一。在现行保护体制下,只有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能够获得保护资金。拓展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势在必行。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非遗”保护基金,吸纳社会资金进入非遗保护领域,还可以采取“认养制”,鼓励企业投资“非遗”保护。还可以考虑发行“非遗”彩票,通过商业化运营筹集资金。总之要广开财源,实现“非遗”保护资金筹措的多元化。

    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新模式。随着全球化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血缘家族式传承难以为继,社会化传承成为主流。要实现“非遗”的社会化传承,就要解决“潜在”的传承人在哪里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职业教育,新建扩建了一大批职业类院校。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匠才”,这与“非遗”传承的目标不谋而合。将“非遗”传承与职业化教育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应鼓励更多的传承人到职业院校任教,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稳定传承人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