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难忘的岁月【长征电器连载】
  • 1971年,按照国家一机部的安排部署,为了加快长征基地的建设步伐,加快长征电器二厂的筹建与投产进度,我们这批在上海老厂工作培训的大中专学生,与老厂支援三线建设的职工一起,奔赴历史名城遵义凤凰山北麓的干田坝,参与长征二厂的筹建工作。我作为当年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参与、经历、见证了二厂的筹建投产工作。今天,时间虽然已三十七个春秋过去,但当年长征二厂领导和职工们那种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忘我工作的精神,仍然历历在目,像放电影似的时时在脑海中浮现。这里记忆的是其中的几个片断。





    特殊的大家庭


    图片

    长征集团公司各厂的筹建工作,一般都是由上海一个老厂负责内迁部分人员、技术、设备,在遵义筹建一个新厂。从领导班子到生产、技术、管理骨干,都是由一个厂组建派出的。而长征二厂则不一样,是由上海东风电器厂、上海立新电器厂、上海电阻厂三个厂共同筹建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东风厂的成玉祥、王关林、储重九,上海立新电器厂的李志山、孙祖培,上海电阻厂的尤学文、戚桂发、顾祥根等同志组成。这些同志都是三个老厂的领导成员,由成玉祥同志任组长。中层干部及管理人员、生产工人都由三个厂派出,加上我们这些由一机部直属院校分配的大中专学生,以及当年长征基地从遵义招工进厂的职工,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记得当时厂领导组织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其中有两段语录叫我们反复学习,一段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第二段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当时我还不知道领导为什么特别强调要重点学习这二段语录的原因,后来仔细一想明白了,我们厂的职工来自上海三个老厂,来自全国各地,领导的意图是要我们注意搞好团结。由于刚建厂,困难很多,工作量很大,领导要求我们全厂职工共同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把筹建工作搞好。由于二厂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干部职工队伍的团结,工厂从筹建投产到后来不断发展,职工队伍都是稳定的、团结的。这是二厂领导班子一贯注重培育良好的厂风厂纪的结果。





    冒雨搬运水泥


    图片

    1971年9月的一天傍晚,工厂上空突然电闪雷鸣,当时正值工厂基建最繁忙的时期,突然下起了雨,有些厂房正在加紧施工,其中有6吨多水泥堆放在露天,如被雨淋湿水泥将全部报废。厂领导一声令下,职工们马上以最快的速度从临时宿舍涌向施工工地,不分男女,抬的抬,扛的扛,将水泥一包包往已建好的金工车间内转移,雨越下越大,大家身上的衣服湿了,脚上的鞋子进水了,都全然不顾,一直把全部水泥抢运完成才离开,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图片


    自己动手安装设备


    图片

    按照长征基地要求,长征二厂计划安排在1971年12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当时厂里只完成了金工、动力、模具等车间的基建任务,主要的装配车间尚未开工建设。金工、动力车间厂房建成后,从上海三个老厂搬迁的部分车床、刨床、铣床、冲床、弯板机、钳床、剪切机等必需的生产机器设备及检测产品质量的仪器仪表,在三季度已陆续运至遵义,按照一机部关于三线企业实行“边基建、边搬迁、边投产”的方针,长征二厂领导班子为确保工厂按时投产,发动职工抢时间、抓进度,由动力部门的同志组织,其他职工配合,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安装生产设备、搬运设备。没有吊车等起重设备,职工们向大庆学习,以“铁人”为榜样,用土办法搬运设备,如用钢管做滚筒,放在机器底座下,用人拉或推动机器,让机器从钢管上慢慢滚过去,直至推到定位地点为止。经过全厂职工共同努力,前后陆续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到厂的设备安装好了,打了一场自己动手安装设备的攻坚战。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咱们工人有力量”。确实如此,我们的职工个个都是好样的。

    图片


    牛毡房里生产首批合格产品

    图片

    由于厂里装配车间尚未建设好,为不影响规定投产时间出产品,厂部研究,决定将动力车间前面的几间堆放杂物的低矮牛毡房空出来,改作瓷盘电阻器生产厂房。装配车间的同志说干就干,整理厂房,清理杂物,用水泥整修好地平,在动力部门帮助下安装供电线路和机器设备,只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就在这个极其简陋的车间内开始生产了,上海老厂来的技术人员邵之禹、杨厚德等同志,不怕疲劳,连续奋战,每天都与工人一起干;小组长孙玉琴同志,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克服生产中一个又一个困难,保证每道工序生产质量。七八月又是酷暑季节,牛毡房内气温高,加上电阻烧结炉产生的热量,使生产场地内的温度很高,条件十分艰苦。当时职工们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早日投入生产,为国家多做贡献。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在牛毡房里生产出了我们贵州省、也是西南地区历史上第一批变阻器产品。

    图片


    领导和群众同甘苦


    图片

    在长征二厂的筹建、搬迁、投产工作中,由于办公楼也还没有开工建设,厂领导都没有安排办公室,他们按照各自分工,上班时和职工工作、生活在一起,哪里工作紧张,领导就出现在哪里。有一次从广西运河沙来遵义的车队到达厂里,领导知道后马上带头去卸车,因为那时运河沙的车不是自卸车,必须人工卸车,直到与职工一起把河沙卸完才离开。同样,从忠庄砖瓦厂运来的红砖到厂后,也是领导带领职工搬运和卸下砖头。在二厂筹建时,厂里筹建职工只有100多人,当时人手少,工作多,时间紧,任务重,领导都是与职工一起干。干活时大家齐心协力,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从来没有什么加班费,甚至星期天都不休息。

    当时的生活也是艰苦的,副食品都是凭票供应,如猪肉每月每人1斤,白酒每人每月2两,食油每人每月4两,粮食凭粮票购买,食堂是用牛毡搭建的,领导和职工都一样,每人两只搪瓷碗,开饭时排队打饭吃。由于每人每月只供应4两菜油,菜里的油水很少。有一次庄师付从上海带回一块咸肉,我们马上把肉煮好,又把各人的2两酒票收到一起,由我带水壶到松桃路去买回一斤包谷酒,几个人美滋滋的改善了一下生活,至今记忆犹新。


    图片


    按期成功投产


    图片

    1971年12月1日,是长征二厂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天厂里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投产仪式,首批成功生产的B2010A龙门机床电气控制柜、HZ10组合开关等产品放在会场里,工人们还给产品带上大红花,大家喜笑颜开,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当天,一机部、上海电器公司和三个老厂都来电祝贺,基地领导出席大会并向全厂职工表示热烈祝贺,有关兄弟厂领导也出席了庆祝大会。

    此后,二厂继续贯彻 “三边”方针,基建、搬迁、生产同时抓,生产和基建掀开了新的一页。上海三个老厂又陆续增加技术人员和工人支援二厂,基地又在遵义新招了部分工人和退伍军人进厂工作,后来全厂职工人数增加到600多人。同时,二厂产品品种也由3个系列发展到20多个系列100多种,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也逐年增长,效益不断提高,工厂步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时间飞逝,岁月如歌。今天的我已由当年20岁出头的青年小伙步入翁翁老年。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多多,难以忘怀。我想,老一辈长征人的那种头顶蓝天,脚踏荒地,不畏艰苦,团结拼搏,忘我工作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工人阶级的本色所在,永远值得后来者继承和发扬光大。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