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术 彭祖养生文化谈
褚成炎
在中华民族浩浩淼淼的五千年传统文化中,长寿及强身健体一直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人们千年企盼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更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的一曲生命永恒的美好赞歌。从远古的巫术起始,人们就尝试着穷尽一切办法使人类自身的生命得以延伸。无论是嫦娥奔月还是泰始皇派遣徐福东渡扶桑以求长生不老之药,对于长寿的追求,人们寄予了种种厚重的深情。在中国卷帙浩繁的典籍中,人们可以看到岁逾八百的彭祖,持桃献寿的麻姑,颐养天年的妙法,秘法强身的奇术,仰或是近现代各种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等等,无一不浸透着古往今来的芸芸众生、上至达官贵人、下数贩夫走卒各色人等对长寿养生这一片生命磁场的迷恋。
诚然,从古至今,人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情不外乎对生命的维持和延续,养生提高生命的质量并尽可能地长寿。而生命的延续与长寿,那种生生不已的力量,则被认为是维系宇宙于不坠,人类维持于不灭的根本。“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生”,不仅指生命、生育,同时也包括长寿在内的意思。它像一条永恒的法则,古往今来被人们紧紧的抓在手里,生命的长寿、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质量,人们为它产生的各种仪式、礼制、风俗等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生命长寿的渴望。因此,长寿养生文化比起其它民间文化和信仰仪式,显得更被人们容易接受。悠悠几千年,生命的长寿和养生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生不息,被后世的人们丰富和补充了更为多姿多彩的内容。“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如同没有疆界的风,更如春来大地的绿芯,风吹来,万象更新:风吹过,溶进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中,渗透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影响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人们,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为健康长寿而更加孜孜不倦地研究与探索。在这方面,彭祖以其膳食术、房中术、导引术独特的魅力,集养生之大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园地的一朵奇葩,流传后世,经久不衰,日益彰显它的生命力。
现代科学认为:正常人的寿命应当为120—170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多数人都未尽天年呢?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健康和长寿有20%来源于遗传因素,25%来源于周围环境的影响,5%来源于医疗条件,其余50%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这就是说人们自身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嗜好等,是决定一个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无数鲜活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真理。
所以,以科学的手段提高生命的质量使之长寿,并不是悠悠白云可望而不可企及,只要人们采用科学的方法调理自己的生活,在饮食及房事生活中、或是生活习惯中科学有度,健康长寿之树就会常青常绿。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长寿养生赋予了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这方面,可以说道教文化功不可没。先秦的道家最先使用“养生”一词是《庄子》,但其意义与后世“保养身体,促进健康长寿”有所不同,先秦“养生”多指治人、治理社会。例如内篇《养生》中,庄子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问题,引出一段“庖丁解牛”的阐说,文惠君在听完庖丁之说后发出感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很显然,文惠君的养生之理应该是倾向于治理社会、治理天下之理。至于“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这一意义,在西汉文献中开始屡有出现,至迟在东汉时期应已完全形成。
东汉道教出现,道教贵生思想的直接体现就是重视养生,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世界上是没有救世主的,长寿与否,其思想、理论、方法,皆在于我。东汉后的道教养生思想认为对人的养生研究则可以提供有关人的基本构成及运动变化规律的知识;提供有关人的生理、病理及衰老死亡的机制和如何增进人的健康长寿、延缓衰老死亡的知识。我们的祖先们在完成上述认识的转变过程中,在探寻如何延续生命历程的过程中,也曾付 出过惨痛的代价,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汉成帝(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皇后赵飞燕休态轻盈,能歌善舞,而为成帝所宠。赵飞燕为了不让体重日渐增胖,竟然日日节食不敢多饍。而后宫佳丽为了争得成帝的宠幸也纷纷效之,致使多有不幸而饿死者众。所以唐诗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为了体态而使身体走向反面,则是不可取的了。这不但不能养生,更是与养生的宗旨背道而驰了。
星转斗移,物是人非。今天,人类的历史已进入到21世纪,高科技更是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现代化社会,人类生活的质量更是得到空前的提高。“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为过去。当人们无虑温饱,必将开始美的追求,也必将开始对于长寿的追求,从而使长寿养生再次成为本文的话题。提高生命的质量,希望青春常驻,相信是每一个人今天的追求。而彭山此地,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是古蜀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有“中华第一孝”之李密出生地,彰显孝道。更有彭祖之长寿闻名遐迩。彭山县实为中华长寿文化滥觞之地。去彭山识中华之孝道,赴斯地解长寿之原由,亦为拙作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