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彭松明博士:两年内将推动2~4款TCR-T产品进入临床
  •                                新景智源创始人彭松明博士:两年内将推动2~4款TCR-T产品进入临床


    “随着科学界对免疫系统和TCR-T作用机理的理解越来越深入,T细胞受体(TCR)疗法领域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有多款TCR-T疗法展现出积极的临床疗效并接近获得美国FDA批准。相信未来10年,TCR-T疗法领域将得到长足发展,甚至诞生体内基因编辑的TCR-T疗法,造福广大病患。”新景智源创始人彭松明博士在近日接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访时表示。


    TCR-T和CAR-T类似,都是对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改造,然后将它们回输到患者体内,以杀伤肿瘤。与CAR-T相比,TCR-T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肿瘤表达的细胞内抗原,从而增加可靶向的抗原数目。然而,如何精确高效地发现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TCR是当下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正在开发创新技术以解决这一挑战,新景智源就是其中之一。


    新景智源由彭松明博士创立于2020年,专注于开发实体瘤TC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目前,该公司已开发了多款候选药物,拟用于治疗卵巢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近期,该公司刚完成了近2亿元A+轮融资,以加速实体瘤TCR-T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新景智源的TCR-T技术有何优势?它可以解决当前实体瘤治疗中的哪些关键挑战?未来10年,TCR-T领域将迎来哪些突破性进展?带着这些问题,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日前专访了彭松明博士。彭松明博士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多年的学术界与工业界经验,对于整个TCR-T产业有较为深刻的认知与洞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新景智源所致力的实体瘤领域,当前治疗方式或临床解决方案还面临哪些关键挑战?


    彭松明博士:近年来,针对实体肿瘤的新型疗法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以抗PD-1/PD-L1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显著延长了很多实体瘤患者的生命。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较好的大多是突变负荷高的肿瘤,究其原因在于,只有患者体内提前存在大量的“武器”——即可以特异性识别肿瘤的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才能够起作用。而对于那些突变负荷低的肿瘤患者,如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等,仅靠免疫检验点抑制剂类药物并不能为免疫系统提供足够的“武器”来攻击肿瘤,这类患者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新景智源的新技术和研发管线有助于解决这些挑战吗?它们与现有方法有何区别?要实现其全部潜力,还有哪些关键挑战?以及有哪些潜在的解决方案?


    彭松明博士:新景智源致力于为患者的免疫系统提供新的“武器”,开发针对实体瘤的TC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TCR-T细胞疗法将大量经改造后可以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T细胞输入患者体内,相当于为患者的免疫系统直接提供了可以持续攻击肿瘤的“武器”;同时,这类疗法作用机理相对明确,解决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局限性,潜在可应用的适应症得到极大拓展。在海外开展的早期临床研究中,对于滑膜肉瘤、宫颈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通常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冷”肿瘤,TCR-T细胞疗法已初步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疗效。


    开发TCR-T药物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可成药TCR的发现。TCR对抗原靶点的识别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个不同的TCR可能识别相同的靶点,但其亲和力、杀伤力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并非所有识别同一靶点的TCR都可成药。目前,针对有临床价值的靶点,如何精确高效地发现高亲和力的TCR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此,新景智源自主开发了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的靶点抗原-TCR发现平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已应用该平台发现了超过4000组靶点抗原-天然TCR配对数据,覆盖超过200个不同靶点,建立了公司独有的靶点抗原-TCR数据库。这意味着新景智源有能力针对同一靶点,发现多个识别该靶点的天然抗原特异性TCR,进而从中选出具有高亲和力和强杀伤力的TCR进行临床转化开发,这有望大大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同时,使用优选的天然TCR开展临床试验,可以避免对TCR进行亲和力优化改造可能带来的潜在脱靶风险,最大程度保证了受试者的安全。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为什么会选择在TC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领域创业?创业以来您和团队遇到的最大的内外部挑战是什么?您计划如何解决?


    彭松明博士:我博士期间开始研究免疫治疗,后来工作也是一直在细胞治疗领域深耕,有着多年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经验,看到过很多因此受益的患者,因此对TCR-T的前景非常有信心。当下,TCR-T疗法领域整体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许多未被开发的机会。因此,我选择创立新景智源,希望将自己在TCR-T细胞治疗药物领域多年的积淀转化为可以真正造福患者的创新疗法。


    创业以来,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内部挑战是人才团队搭建。TCR-T细胞治疗领域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端研发人才相对紧缺。为此,公司在创立早期就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吸引招聘各层次的优秀人才,并着重进行人才培养和发展。在外部挑战方面,最大的还是投融资环境的变化。这种背景下,公司的对策就是对外拓展融资渠道,并积极开展可能的商业合作,对内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并打造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稳扎稳打把候选药物临床前的各项研究尽可能做得全面、翔实,包括充分论证项目靶点与适应症的合理性、未来商业化的空间和潜力等,针对性地发现可特异性识别该靶点的TCR,对这些TCR进行功能、安全和成药性等多方面评估,以提高所开展临床试验获得良好疗效的可能性。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展望未来几年,预期新景智源在研发管线方面会迎来哪些里程碑进展?


    彭松明博士:未来1~2年内,预期新景智源的研发管线中会有2~4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完成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阶段的临床试验,并获得初步疗效。同时,我们将推动其中1~2个产品获得临床批件,开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阶段的临床试验。另外,对于公司独有的抗原-TCR数据库,我们会进一步拓展其规模,并探索其在TCR双抗药物和AI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领域的应用。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医药的创新趋势?创新机会在哪里?您对未来几年的预判是什么?


    彭松明博士:创新是第一动力,各行各业均如此,生物医药尤甚,随着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的持续投入,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原创新药走向全世界。在疾病领域,肿瘤仍是当前以及未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我认为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有着巨大的机会。得益于中国有力的政策支持,庞大的肿瘤患者基数与市场需求,以及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预期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CGT类产品获得临床疗效的验证。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个人还比较看好肿瘤早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方向。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合作”在当下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中的作用和影响?具体到您所在的TCR-T疗法领域,您觉得合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最需要怎样的合作,以更好地促进创新?


    彭松明博士:生物医药创新的过程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早期的基础研发、中期的产业化、后期的商业化,每一步都极具挑战,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具体到TCR-T领域,一方面,我们会专注于核心平台的建设,搭建新景智源独有的靶点抗原-TCR数据库,优选出功能好的TCR序列并实现其临床价值。同时,在研究中所用到的相对成熟的技术与服务,我们会尽可能与专业的CRO或CDMO公司开展合作。此外,我们也将积极探索与大型药企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这种合作模式既可以降低创新药开发的风险,也可以丰富大型药企的产品管线,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双赢的局面。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对于行业如何共同提高研发效率,提高创新疗法可及性并造福病患,您还有哪些个人建议?


    彭松明博士:要想行业共同提高研发效率,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首先,科研机构需要在基础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发现新靶点、新机制等。其次,创新药公司要不忘初心,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出有创新、差异化的产品。最后,研发效率的提升也需要资本方的持续投入,并具备承担更大风险的勇气。


    目前,细胞疗法的可及性仍是一个挑战,但我认为随着现货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的到来,细胞疗法产业的规模化,以及医保、商业保险等支付体系的完善,未来细胞疗法的可及性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您所在的TCR-T领域,您认为未来10年会迎来哪些变革性疗法?


    彭松明博士:我认为,在未来10年,TCR-T领域有望迎来多方面进展:1)针对肿瘤相关抗原、致瘤病毒抗原和肿瘤新生抗原这几类抗原靶点,一定都会有TCR-T疗法取得积极临床结果并获批上市;2)能同时针对多靶点、多HLA的TCR-T疗法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mix-and-match的组合方式开发定制化的TCR-T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降低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使多种不同适应症的广大患者群体受益;3)基于异体细胞的TCR-T药物开发将进入比较成熟的临床阶段,甚至可能会有直接在体内通过基因编辑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来实现治疗的新型疗法进入临床试验,从而避免体外扩增和基因编辑所带来的生产流程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如果我们10年后再次讨论这个行业的发展,您认为我们会谈论哪些话题或已经取得的成果?


    彭松明博士:可能谈论的话题包括: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和技术路线进一步降低TCR-T类药物的成本,如何使这类药物从临床末线治疗提前到更早线的治疗,以及从监管的角度如何进一步提高TCR-T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开发速度等。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