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族谱编修

看明朝彭桓字景武公“刺史源流谱系考”寻广东族讹谱流传根源
  • 看明朝彭桓字景武公“刺史源流谱系考”寻广东族讹谱流传根源

    彭俊修/文

         2000年庚辰岁广东陆河县商贤家庙出版《商贤之光•彭氏源流族谱》63页,有景武公所撰此文中载〖寿之第四子(实为第五子)曰嗣元徙居分宐之漳源,而耒守潮郡延年公则寿之十世孙,又潮惠之鼻祖也……。自刺史家浦口,以后多隐德弗跃(左为光旁),是以世凡几更,而谱未克重修,独浦口村有始祖坟墓碑文在焉。且以刺史所传漳源之谱尚未湮没。〗说明嗣元公宋初携带次子次公,名仕凱,讳,的徙居之地。长子长公名仕载,讳耀,未隨父迂居,故与三子祖年,延年,椿年乃为庐陵人氏。又〖成化(1465一1487年)间有曰伯瑛者,仅能一录其世次,以续其后,犹未获公于众(说明尚未将世次公布于族众知晓)以锓诸梓。迨至居敬(生1478年,殁1546年;为延年公之十四世孙)遂起重修之谋(此距伯瑛公所录世次又过去了五,六十年)禀其父东溪,及其伯,伯富,叔伯琦,既无不允,复谋诸宗族,莫不协一,以许其成。〗
        从以上文中可以看出,广东族之谱在成化年间,先由伯瑛公去江西分宜县漳源抄录世次,时间巳是延年公去逝巳四百多年时间了,无从知晓耀公父亲之名,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之世次不清晰的情况下,草率的将跃公之名写在邦实,邦定,邦基,邦介之中而讹传于世。广东族手抄旧谱在兰本已错的情况下,无公元纪年所能加以考证,后嗣裔孙只能依样画葫芦转謄以传其后。从成化年间至今五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隨延年公裔孙的连琐蕃衍,故讹谱越抄越多,也就愈传愈远了,其错误的机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不足以为奇怪了……。

    我族原谱有明万历元年癸酉(1573年)张鲤所书“震峰彭公家传实录” 一文中有〖惟惠潮彭氏与庐陵分宜之彭,为族之至亲族姓焉。〗(因长公耀,与次公为同胞兄弟)伯瑛公去分宜县漳源续谱是必然之事。“刺史源流谱系考” 乃庐陵吉水泷江宗人景武公撰文,仅据约100年前伯瑛公所录之世次,据数目清点所曰:〖而守潮郡之延年公,则寿之十世孙〗一语而误导族人距今又是四百几十年了。

    延年公仕宦于北宋年间,序文诸多史亊及帝号为北宋,忠念公为南宋髙宗(1127一1162年)时的朝俸大夫,延年公生于1009年,比忠念公大约100岁以上,为啥世次反而髙出四世来?是明显的世次倒置现象,有错讹不纠正,不仅对不住列祖列宗,更有愧于千万世子孙,因为那是无穷尽的延续……。

    以延年公为一世祖编代传承的后嗣分支,马上迎來公一千岁的华诞,在无断代纪录的情况下,一般应在30世以上至40世之间。请看: 中华姓氏文化丛书2003年版《彭姓史话》102页“从广东潮州迁居湖南长少的彭姓” 有延年公27世孙彭大猷(生1652年,殁1738年)距今已350余年,他至少又有十余世孙了约40世左右。至今尚有自署比350多年前出生的大猷公世次相等者,或还要髙一些的宗亲们,宜细细斟酌……多问几個为什么?

    周朝的宗法制度有〖我国语言常并提“父,兄” 与“子,弟” 六世以后即旧礼所谓“不在五服以内” 就与路人无异了。〗清状元彭浚公曰: 吾祖朝奉郎九公,其上为彦昭,为玕,为滋,亦祖构云,又曰: 谱虽不普,而序则谱。谱为亲作,亲见于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其若途人也!(注: 状元公之语为新添。)宗亲间世次的髙低巳不十分重要,关键是各自要对得住逝去的列祖列宗,对佚载旳祖系不能弃之不顾,排除在世次之外。准确的讲多一世与少一世祖名与祖妣氏,皆不能承前续后,逝去的历史不会再现,只能将错讹降至最低为好了……。

    与广东族续谱宗贤们共商,望不吝赐教。
                          彭俊修  于渝•永川市2006年,丙戍岁,又七月初八

    : 此乃本人四年前所写文,文中观点有延年公仕宦于北宋年间之语。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