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高安彭姓探源:全市共有彭姓村51个,分有三大支
  •          高安百家姓中,彭姓排名第22位,全市共有彭姓村51个,主要分布在瑞州街道、汪家圩、祥符、龙潭、上湖、灰埠、建山等地。其中以汪家圩、龙潭、灰埠为多。究其源流,高安彭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支。

            第一支是高安城里的彭家山。彭家山位于高安北城碧落山后,因古代碧落山前是瑞州府所在地,故彭家山又称府背彭家山。彭家山原本只是碧落山的一部分,之所以叫彭家山,自然是这里住过彭姓人家。至于这里何时成为彭姓人的地盘,由于资料记载不详,笔者不得而知。不过,根据《高安地名志》所载资料分析判断,这个地方起码明代时就有彭姓人居住了。理由是高安乡间几个来自彭家山的彭姓村留下了蛛丝马迹。


            根据《高安地名志》的记载,彭家山是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一个姓彭的吉水县人来此安家后建立的村庄。但是,在随后的记录中出现了这样的记载: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有个叫彭九万的人从府背彭家山迁迁到今天的汪家圩乡燕溪行政村建立了泉塘村;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间,一个不知名字的彭姓人从县城府背彭家山迁到今天的石脑镇相山行政村建立了胡彭村;清顺治年(公元1644-1661年)间,有个叫彭立的人从县城府背彭家山迁到今天的祥符镇建山行政村建立了蛇姑岭村;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有个叫彭坚伦的人从县城府背彭家山迁到今天的田南镇上力行政村建立了彭家村。


             如果以清乾隆年作为彭家山村的起源时间肯定说不过去,因为清顺治、明成化就有彭姓人从彭家山迁出。显然,彭家山有彭姓人居住的历史最起码也得从明成化年开始,清乾隆年只是彭姓人迁进迁出彭家山的最后一个时段。仅就现有的信息分析,彭家山最早也应该是由彭坚伦所建,然后再一代代迁出,到清乾隆年间,彭九万迁出后,吉水的彭姓又接续留居彭家山,以致吉水彭成为彭家山的立村始祖。真实历史究竟怎样,恐怕只有彭家山人自己清楚。


            1985年时,彭家山人口不是很多,只有39户,140人。笔者小时候在老高安中学(今初中部)读附小时,彭家山的村容村貌和乡下的村庄完全一样。有青砖瓦房,也有土砖瓦房。村子之前,原有一条古老石板小道叫赤土板路,从锦江河边上坡一直延伸到村里,再由村里折东伸到今天的碧落路上。1990年赤土板路前的锦江之上架起了瑞州大桥,1995年,赤土板路拉直拓宽,擦着村子西头而过,并与高安大道相衔接,使得古老的彭家山由静谧的小村变成了喧闹的街区。


           高安彭姓村的第二大源是今汪家圩乡的大族。大族如今是汪家圩乡的行政村所在地,所辖8个自然村,除了武家姓武、姓邓,勾山陈家姓陈外,其余6个自然村全部姓彭。6个彭姓村中,土城(始祖彭应,明天顺年间建村)、高坵(始祖彭泽,明正德年间建村)、会里(始祖彭璇,明嘉靖年间建村)都是从大族村迁出的。而从会里村又分衍出东庄(始祖彭立,明万历年分出)、对门(始祖彭本,明嘉靖年间分出)两个子村庄。


           由大族村分出的彭姓村除了在大族行政村范围内,还有分在周边行政村的,如汪家圩米岭行政村的坎坪村,是彭关于明天顺(公元1457-11464年)间从大族老居迁去的;团山行政村内的两个彭姓村,新居彭村是彭鱼、彭足两兄弟于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从大族老居迁出,杨林彭姓是彭尚文于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从大族的土城迁出的。


           大族则是元至正(公元1341-1367年)间,彭微从奉新县甘坊迁来今天的汪家圩乡米岭的东南面建村,开始在一处盛产水晶石的山岗下立村,山下有一大水塘,故名村为“塘源村”。后来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村址便陆续在周边扩展,新立了上土库、下土库、早店、梅公、山子里5个小村庄,而将塘源村改称“老居”。如今,这6个小村已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以老居为中心的彭姓大族,故统称为“大族村”。后世史料中也有将大族彭称为“米岭彭”的,如灰埠镇花苑彭家的来源地就写为“本县米岭彭家”。


            高安彭姓第三大支源是龙潭镇郑家行政村的彭家渡。彭家渡顾名思义是位于河边渡口了,具体方位是龙潭镇东南角6公里处边境的锦江万安堤下,与灰埠镇的栎林彭家、洲里彭家、田垄彭家、蛇尾彭家隔河相望。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宜丰县竹溪彭家人彭仲美迁到这里立村,到1985年时,这里已是个有着16户人家,85位人口的小村庄。尽管远离龙潭街,也不是境内11个自然村的中心部位,但可能因为这里是渡口,是南来北往行人的交通要道吧,龙潭镇郑家行政村的办公地也设在这里。


           别说彭家渡从立村到现在历经600来年才只有人口16户,那是因为该村地盘狭小,地势低洼,不利发展所致,但从这里走出去的后裔却是不少。先看龙潭本地吧,同一行政村郑家行政村内的下彭村(始祖彭九美,明建文2年迁)、附近梅口行政村的谌家堎(始祖彭九兴,明建文2年迁)、金家行政村的门楼村(始祖彭九雷,明洪武25年迁)等都是从彭家渡迁出的。


           与彭家渡隔河相望的灰埠栎林行政村内的4个彭家村,也无一不是从龙潭彭家渡迁去的。栎林行政村所在地的彭家是彭九州于明正统(公元1436-1449年)间迁出的;洲里彭村是彭九列于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迁出的;田垄彭家是彭九霄于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间迁出的;蛇尾彭家是彭九深于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迁出的。看来,这是彭家人同“九”字辈的集体迁离祖居地。此外,灰埠镇梅湖彭家,以及建山镇枫岭行政村的西江彭家也是从龙潭彭家渡迁去的。杨圩镇塘头行政村的杨梅岭彭家(始祖彭桂,清同治年间迁出)是从灰埠栎林彭迁去的;上湖乡三湖行政村的刘蓝村(始祖彭广茂,明弘治年间迁出)是从龙潭金家门楼村迁去的,其实也都是龙潭彭家渡系的。


           三大源之外,高安彭姓还有零星小源。如龙潭镇的高湖彭村是其一,由此分衍出的高安彭姓村有附近的陈子港(始祖彭代椅,清顺治年间迁出)和杨圩镇傅家行政村的乌泥彭家(始祖彭连四,明崇祯年间迁出)。而高湖彭村是一个叫彭韶华的奉新县冶城人于明景泰(公元1450-1457年)间迁到高安的。上湖乡永安行政村的分口彭家又是其二,由分口彭家分出去的村庄有,上湖行政村的彭子近村(始祖彭子近,宋德祐年间分出)和铺背行政村的上湖彭家(始祖彭子明,宋绍定年间分出)。分口彭家则是宋绍兴(公元1131-1163年)间从本县神前(不知是今天的何处)迁来的。


          瑞州赤溪的石桥彭家也是一个小源,由此分出了赤溪的下彭村和彭家庄两个村庄。但石桥彭来自哪里,因为资料记载含糊,只说是始祖彭仕敬自筠北上坊彭家迁来。此外,有些彭姓村从外县迁来没有派生同源村,如田南下坊的桥头村,彭文信明洪武年间从庐陵来;建山卢家店珠山明崇祯年间从宜春来;建山上前栗林彭家,彭叔权明建文年间从临江来;新街站上石里,彭智清明成化十八年从丰城来。



            作者注:本文系据官方史料整理而成,有些史料可能会与族谱记载相悖,真正的寻根问祖还应以族谱为准,此文仅供寻古爱好者参考。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