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震撼登场!
  •      微信图片_20191203083815.png

         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史记》曰: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在中国,修家谱、撰方志,是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一本家谱,可窥历史风貌。


            成都彭氏后人彭忠东,是一位74岁的老人,多年来在编纂家谱、人物志方面,投注大量心血,成果甚丰。彭忠东耗时20余年编写的《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收录了世界范围内三万余彭姓人士信息,该书共计8卷、净重17.7公斤,时间跨度近5000年。全书1400万字、编纂条目7256人、正文页码7172页……


            彭忠东原籍广安。他回忆,自己8岁的时候,有天看到家里有一本粉红暗花缎子硬壳装裱的小册子,但不知道是干嘛的。“后来了解到这是父亲手抄的《彭氏族谱》。”上世纪90年代,彭忠东调到成都工作。1994年,他的父亲从广安带来了两本家族族谱。看到族谱保存完好,彭忠东很意外,同时萌生了一个想法:用电脑打出来。凭借在单位学习的电脑技术,彭忠东将两本家谱打印成24页纸。在族谱的序言里,彭祖等彭氏名人和彭家耕读传家的理念第一次进入了他的视线。


           1996年,年岁已高的父亲给彭忠东提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专门收集彭家的名人?”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彭忠东先后去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等地查阅彭氏名人,“我和哥哥抄了几本回来,然后再录入电脑打印出来。”就此,彭忠东的第一本人物志诞生——《彭氏人物文录》。出于帮助族人深入了解本支家族,体味祖先奋斗的历程,彭忠东萌生了编著“彭氏人物志”的想法。彭忠东决定扩大范围,“不止是收录名人,还要包括士、农、工、商等阶层。”彭忠东四处走访参加彭氏文化研讨会,尽可能多结识彭姓人士。2003年,彭忠东在成都牵头成立了彭祖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共同收集整理彭氏人物志。


           2008年,《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三卷本出版,彭忠东透露,身边很多彭姓人找他买书。“我自己手上的一套也送给别人了,”彭忠东笑道。每天在电脑前10多个小时录入信息,让彭忠东的身体逐渐吃不消,“双脚肿得厉害,很难坚持。”除了双腿肿胀外,双眼时常干涩、流泪。彭忠东本打算暂时罢手。上海一位宗人朋友建议他,一定要坚持编到第5卷。编写完第5卷后,彭忠东的手里还握有6000页的原始件。但他并没有停止编写丛书的行动。“这都是宗人提供的资料,我实在不甘心把这些资料扔了。”在编写《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时,除了收录彭姓人士外,彭忠东还特别花了一卷的内容着重描述彭祖与彭祖文化,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力求证明彭祖文化有依据可寻。


           古稀之年,彭忠东开始了七卷、八卷的编写工作。他透露,这部分是最难的,“总纂的是1950年以来出生的彭姓人物,他们当中很多人信息不全。”最困难莫过于对方不愿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女士的年龄,彭忠东说,每次打电话或视频聊天,对方最多透露学历和工作,不愿说年龄。为此,彭忠东只能根据对方参加工作的年限,推算他(她)的出生日期。今年6月,彭忠东完成了第8卷的编写,历时20余年收集整理,终于在74岁封笔。看着眼前一摞厚厚的样书,彭忠东等待着有朝一日能顺利出版。


           如今,彭忠东可以很轻松地和宗人朋友聊天喝茶,不用为收集资料四处奔波,也不用一天17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录入信息。回忆这段编写之路,彭忠东嘬了一口茶,“很多给我帮助的宗人都去世了,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