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彭志奭与妻子马太君老祖
  • 彭志奭与妻子马太君老祖

    志奭1761-1803),字燮,(号棠村)?云南省他郞(现墨江县)碧溪乡永溪村竜峩寨(现名大竹溪)人。生于乾隆辛巳年五月初五(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 ),卒于嘉庆癸亥年六月十七日(嘉庆八年,公元四1803),享年四十三岁。已酉年获拔贡(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时年29岁;辛酉年获科乡进士(嘉庆六年,公元1801),42岁,皇清文林朗(正七品)。

    志奭老祖,是高祖彭高生、彭伯英父子由江西迁居墨江县碧溪乡大竹溪(约17161720年)后繁衍的第四代,是三世祖彭璵之长子。彭璵(妻龚氏)生三子,长子志奭,次子志旦、三子志尚。三个儿子个个勤学齐家立志,学业事业有成。志奭爷爷伯英墓志铭曰(一):“翁江西之金谿(溪)县人也。自幼从父到滇以贸易典籍为业。至郎,见此地风俗淳美,遂家焉。翁之生平忠信仁厚,持家有道,训子有方。乡里间,无论识与不识,无不称仁人长者。生有五子光大门庭。次子璵入元江府庠昌炽之渐基于此矣!具其生,享大年寿九又七。孙曾蔚起,五世同堂。有孙如志德、志旦者,庠池连步;如志宽者,名升司马,有经师之侯;如志奭(shì)者,独步蓝桥有别驾之选,况復英俊踵起,神名正未有艾也。呜呼,令德,如之翁,宜乎煜耀郎地也!(云南提督学院翰林院修撰年家侍生汪汝祥顿首拜题) 

    一、彭家历代为书香世家

    彭家历代为书香世家,人才辈出。彭志奭是清朝时期彭家学历和职务最高的先祖了。据彭志奭墓碑记载:“皇清文林朗己酉拔贡辛酉科乡进士”。据老辈传说,先祖高生、伯英父子从江西省金溪县不远千里来到云南他郞(墨江)。是“以贸易典藉为业”,但又决定长期安家定居,何也?可以确认先祖是有较高文化和远见着实的人,同时又懂得地理风水。“至郎,见此地风俗淳美,遂家焉”。他们通过堪舆考察地理风水,选择宜居环境,墓葬风水宝地。始祖高生、伯英和四世祖彭志奭墓葬地,就是他们亲自选定的风水宝地。选择这块墓地还有一个故事:当高生晚年的时候,高生、伯英父子早就看好了一块风水宝地,在离这块地约300米的地方,是当地罗家的祖坟山。他们到罗家说这里风水好,在你们家祖坟旁边讨一块墓葬地,但糟拒绝,并说,要埋就到那头山边埋去,于是“正合吾意”,第一块墓葬地就选择在小龙潭过峡的小山包上—干龙潭老祖坟。

    高生,伯英父子到墨江定居后安居乐业,繁衍后代。他们十分重视子孙的学习教育,希望个个成家立志,事业有成,人才辈出。正如祠堂对联:“朔溪自江西漫援懓帽既闻数百年来人丁皆济可知根深叶茂,我因孝子贤孙看此后个个成家立志千秋须于莫忘求学事业,”。回顾彭家历史有进士、贡生、府庠生、秀才先生、马帮生意、华侨商人等;如今有教师、专家、教授、企业家、艺术家,大学生比比皆是。在大竹溪彭海生家(老宅为彭家第二幢住房)老宅楼上有一间是专门装书的,有两只很大的破烂牛皮箱子,里面装满了古书,箱子的外面还堆着、散乱着许多破烂的书,这此书全部是宣纸、绵纸的,有印刷本、毛笔手写本,有的是经书、有的是课本、多数可能是作业练习本。这此书稿已经发黑、虫蛀、破烂、残缺。后来重盖房了子,在老房子拆除时这些旧书全部作为垃圾处理了。听老人说,有一个大笼子里还保存好多风水书和经书,但大多已经被识货的人拿走或流失,现在只留下几本手抄经书和一本《他郞厅志—卷三(艺文)》(已残损)。在《他郞厅志—卷三(艺文)》第五十六页中,编入了志奭老祖为同学金棠(1804年举人)母亲六十寿贞时的提诗,即:“金母段孺人六十壽貞詩,郞陽  彭志奭  棠村月姊儲精星分彩種自靈山孕著瀚海(其一);體結于石根蟠於天其春八百其秋三千(其

    二);忠烈之昆禮樂之門庭露添寒憾也自吞(其三);裂眥為章折笏在床風壺范展兮瓣香(其四);畵荻存灰和丸以膽培成玉樹目見斯罕(其五);式閭聞聲彤管行表章宅裡大人先生(其六);仁山嗣響瑜珥瑤天茁其秀淑譽珊珊(其七);書箋藻宜酌鬥神怡登堂拜母敬以從之(其八);班家教遠少風微匪斯今用續芳徽(其九)这是目前能查到的,出自志奭老祖手笔的唯一首诗。这首四言古诗,借古论今,颂说了段孺人教育培养儿子用心良苦、厚德载物之母爱和金举人孝敬母亲勤学苦读诗书、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极其深奥,感人至深。                                                                                                                                                          

    二、志奭进士是彭家的骄傲

    彭志奭,清朝已酉拔贡(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辛酉年获科乡进士(嘉庆六年,公元1801),皇清文林朗(正七品)。墨江县志2002版,第二十篇 教育第一章第四节:“墨江县明清进士、举人统计表”中记载:“彭志燮,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举人。”(与“辛酉科乡进士”一样,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这里“燮xiè”与墓碑上的“奭shì”不同,可能是 “燮” 为 字, “奭” 为名,应是同一人,据查,当年墨江(他朗厅)只有一名文科进士。

    志奭老祖自小勤于学习,力学不倦。年轻时在元江府庠读书,成绩出众。29岁考取拔贡到京城读(当时举贡每6年或12年考一次),再12年后考取科乡进士。当时墨江还没有官办的学校,所以在元江读书的时间很长,在学校里结识了许多同学、老师和当地的知名人士,其中前他3年的戉午科举王懿(候选知县,也就是为伯英题墓志铭的王懿)和后他3年的甲子科举人金棠是同学和朋友。

    志奭老祖是一个孝敬祖先,不忘家族的人。据彭飞采访彭中文记录,志奭在取得拔贡后,曾经回到江西金溪县老家考察访问家族。到了老家后,发现当地彭姓人家全部改了姓,说是犯了事被官府追杀彭姓族人,多数人家不敢姓彭而隐性埋名,有的逃离他乡。志奭老祖只是在寨子里发现一个没有改姓的彭姓老人(亲戚)蹲在路边,到晚上他把老人从江西带回到墨江大竹溪养老送终。志奭老祖不但把老人养老送终,并为他安了墓碑,墓葬于彭氏大荒田老祖坟山垭口的路边,后因修路,现墓碑和坟已经消失了。

    关于族人传说中的拔贡老祖,就是指彭志奭老祖其人。在须立金厂坡脚桥头的一坵大田,就是叫“拔贡田”,当地人家喻户晓。所谓拔贡,是清朝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名额为每个学府2名。

    三、彭志奭与马太君老祖

    马太君老祖是志奭老祖之夫人。马氏墓碑记载“皇清貤封孺人享年八十八寿叔高祖妣彭母马太君墓”,其墓碑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后代姪孙、重孙、元孙重立,墓碑上无生卒记载。马太君墓葬于大荒田老祖坟山,与其公、婆(彭璵与龚氏)同葬一处。根据推算马太君老祖大约生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年,1765年),卒于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

    据多数彭族老人传说,马太君其人为元江县人,是清朝宦官马汝为(又称马翰林)之女。但是马汝为生于1662年至1732年,不可能是马汝为之女,而应该是其孙女比较符合。

    马汝为,字宣臣,号悔斋,回族,云南元江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诗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至大理右副寺,翰林院检讨,掌管国史。清代杰出书法法家、诗人。相传云南人对马汝为的书法极为祟拜,甚至认为,得汝为一幅字,挂在堂中,可以邪。更有神乎者说他的书法能避水火清代某年,元江河河水泛滥,东面城被倒,洪水入城,大水涨至马家大门口,因门头有马汝为写的“浑金璞玉”额,洪水遂退去。另一传说:民国初年,马家巷一民宅失火,连数户,法扑灭,眼看火势越烈,直烧马家大门口,突然间狂风暴雨,扑灭了火灾。“浑金璞玉”安然无恙。由是,号为书法的的传说广为流传,后人得其遗墨竟然当做珍宝收藏元江马君文秀墓表有孙十一人,并能以文章世其业女二人,皆适名族……”也许,马太君老祖就是“女二人...”中的一人!

    传说之一: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彭家有多人在元江府庠读书,如志奭,府庠生岁进士彭璠,彭璵、志旦、志德、志宽、志尚、彭侃等均在府庠读书,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同时,也就结识了元江马家人,并引起注意和赏识。传说之一:彭当时彭家比较有钱,要去元江买个县令差事,当时志奭已经是拔贡,叔叔彭璠也是府庠生岁进士,于是志奭引起马家的赏识。马家派人到大竹溪彭家提亲,送来两块“喳妈连”(银子),商谈联亲事宜。彭家也到了元江马家提亲,双方如意就定了这门亲事,这样彭家就和马家攀上了亲戚。彭家娶亲时送去的礼银很重,而马家赔嫁的礼银是两个大箱子,“马县令”告诉女儿,这两箱东西够你吃一辈子了,接亲人抬着箱子觉得轻轻的。到家后彭志奭当着马氏夫人的面打开一看,原来尽是一些诗书对联,感到很不高兴,马上要把它烧毁掉,正在烧的时候,马氏顺手拿砚台压上去,压住没烧完的一小段纸头,打开一看连成一幅对联:应其林中生玉竹,月下来美人!就是彭氏现在用的字辈。这故事有些牵强,不合情理,但也许事出有因。(此为彭中钊述,彭中钊为大竹溪人,为笔者伯父,1923年生,2016年故,享年93岁,自幼时就在宗祠里设的私塾做杂役,免费读私塾,每天烧香祭祀,做饭、打扫卫生等,对宗祠比较了解)。

    传说之二:彭家娶亲时,马家送的嫁妆很重,因为山高路远要走上百里山路,挑夫们很累,于是半路上把嫁妆烧了,烧的时候只烧剩下一副对联烧不烂(文字记不清),说是这幅对联很神奇,具有防火防灾的功能,叫“防火联”,彭家世代一直珍贵地保存着。后来据说是传到须立(柏支树)的彭某家保存,但至今未知去向。这故事也不合情理,但也是事出有因。(彭汝顺根据老人传说回忆记录)。另外柏枝树的老人说,有一次大反廹那边的山火烧到柏枝树寨子边,就不再烧过来了。关于这幅“防火联”,各个分支寨子也有传说,内容大致相同。这幅传奇的对联,道是与马汝为“浑金璞玉”和对其他诗赋对联有神奇防水火功能的神奇传说相符合。这是元江马家与彭家联姻,以及马太君到彭家之传闻轶事。事出有因,无论是真与假、错与对,已经无法考证,我们就把传说当真吧了。

     四、马太君老祖与彭氏祠堂

    大竹溪彭氏宗祠,是马太君晚年时统阖彭氏家族建盖的。

    马太君嫁到彭家后,丈夫英年早逝,一生没有生育子女。丈夫去逝后她在彭家坚贞守节四十余年,至八十八岁寿终。马太君说,我无亲生儿女,但是后辈儿孙胜似我之所出,要将所有积蓄拿出来为彭家修建一座祠堂,为彭家子孙后代造福积德。正如祠堂对联:“朔溪自江西漫援懓帽既闻数百年来人丁皆济可知根深叶茂,我因孝子贤孙看此后个个成家立志千秋须于莫忘求学事业”。马太祖要求,祠堂建好后要给她立一座全身塑像,留一块匾,祠堂的香案上确实安放了一座马氏老祖塑像。马太君老祖是我彭氏家族中一位深明大义、坚守妇道、知书达理,祈望后代成家立志千秋,莫忘求学事业的伟大女性,也是在彭氏门中贡献卓著、值得尊敬的女性老祖。根据分析推断,大竹溪彭氏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八年至十年建盖的(1828~1835)至今约190年,毁坏于解放后。关于祠堂详细情况,请参看《墨江碧溪大竹溪彭氏祠堂考》。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