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太湖彭祖墩遗址探秘\兼谈彭系族群之流迁(修订版)
  •                                      太湖彭祖墩遗址探秘兼谈彭系族群之流迁(修订版) 


                                                                       東國之虎原作

    微信图片_20190114204606.jpg

           笔者于2011年偶然注意到无锡媒体“彭祖墩文化遗址”的报导,一些无锡市区交通旅游地图上也标出其遗址处。此彭祖是何许人也?是4000年以前那个大名鼎鼎之彭祖吗?既然彭祖早在此地留居生存过,后又如何神秘消失?以此引起笔者浓厚兴趣,曾两次亲往实地探幽考察。



     一.彭祖墩文化遗址马桥文化层,实为彭之徐人南下殷商文化遗存


           彭祖墩遗址地处太湖东南平原,谓为吴文化发源地古梅里附近,梅村者,古梅里也,号称“江南第一古都”的梅里古都,传说泰伯奔吴处,即句(勾)吴之地。无锡引以吴文化发源地为荣的像梅里泰伯庙和碑、鸿山泰伯墓(某吴王墓),以及陆续新建的鸿山中国吴文化博览园、、鸿山遗址博物馆、以及中华奇石园、中国二胡之乡,尽出梅村一带。


            距彭祖墩遗址东北一公里余之遥的鸿(皇)山,有传说中的泰伯墓葬。历史就是那么巧合,彭祖与泰伯咸以梅里落脚,其中或有微妙之处,虽然彭祖居此要早于后者约200年。

         中原岐周人泰伯仲雍,按当时原始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条件下,能翻秦岭、涉江汉等诸多险恶山川,越国图远、艰辛备至地远徙江南安家之说,殊难令人信服,尽、管关于“泰伯奔吴”传说在近现代在历史学及考古界一再受到质疑与挑战,但不影响打泰伯吴文化之牌,发掘与城市文脉带动文化旅游产业昌盛。


          彭祖墩遗址位于无锡市城东鸿声镇管家桥村西南侧、伯渎港畔,与泰伯大道并行的伯渎河最大支流张塘河,又在其两条小支流之间的一高台之上,三面环水,呈U形状,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3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海拔6.5米,周围平地海拔约4.2米。其地貌  高台近水,很附合古代人择居标准。然彭祖墩文化遗存,在无锡地方史上并未见记载。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158.jpg

         本世纪初,管家桥村民在修坝取土时,发现许多马家浜文化特征的红色古陶片,从而引起无锡有关问物部门关注,其实早在九十年代初,考古队就在考古调查中发现该遗址,此经无锡博物馆经国家及省文物部门批准,曾组织三次拭探性发掘,历经数年,确定此遗址为属于马家浜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以及属于以上各个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等遗物。省考古部门称认定此遗址迄今止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时间最早、面积最大、文化堆积层最厚、包含物最多、保存最完好的文化遗址。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204.jpg

           彭祖墩文化遗址发掘点共7处,据该遗址发掘确认,以马家浜文化层为主要内涵。该处文化堆积2,5米,发掘中除出土大量陶片外,较完整的距今6000至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就已出土40多件,其中有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盆、陶豆、陶釜、陶鼎及玉器等。从发掘点的断面可看到完整的序列清楚的历史年轮,层为耕作层,下面为唐宋元明清层,接着就断崖式进入商朝中后期(注意,约2000年文化层缺失)的马桥文化层、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马家浜文化层。遗址经碳14测试定第四层确属商朝中晚期的马桥文化层。彭祖墩遗址马桥文化层出土多以绳纹陶釜,组成釜盆豆罐炊器特征,与环太湖同类时期的马桥文化陶鼎为主要炊器亦有所区别,也不同于以炊器陶鬲为主要特征的宁镇湖熟文化,彭祖墩晚期已由早期平底釜向寰形底过渡。


     二.彭祖其人与彭城


         彭祖者何人?因什幺原因来此地的?后来又为何神秘消失了?


          彭祖,篯鏗也,为颛顼后裔,祝融子陆终氏之第三子。彭祖擅导引养生并善调鼎斟羹著称,彭祖为中华道派、中华美食、养生导引之鼻祖。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213.jpg

          彭祖与尧同时人,徐泗沂一带徐兖地区,为尧重要治水区域,泗水上游有龙门,泗水彭城东南有“泗险”吕梁洪,孔子对此有“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鱼鰲不能游”嗟叹(《庄子.养生》)。即《吕览》谓“龙门未开,吕梁未凿”之吕梁。因有人疑尧禹其实治的是泗水,吕思勉《先秦史》谓“后世人或将宋之吕梁,附会至韩之梁山”,并一针见血指出,“禹劈伊厥,凿龙门等,则西迁后所见奇迹,以天工为人事,附之禹也”。尧在徐泗治水,籛铿辅佐尧治水有功,又猎翟山之雉,烹鲜雉羹献尧,所以很得尧的器重,因封于大彭国。后尧禹因迁都而离开彭城,彭祖改涿鹿为彭城,以彭城为彭祖国都。并率彭人挖壕沟、版土城,以防野兽侵袭部落,或部落战争之虞,建立华夏最早简易土城的雏型,亦涿鹿改称彭城之始焉。


           落领袖蚩尤承袭“炎帝”之号后,占据东方涿鹿(彭城)为都,时黄帝自渭水流域,径黄河古道东进,并渡过济水,蚩尤即率九黎迎战于涿鹿之野(《周礼》引《司马法》谓王城三百里为野),今鲁西南巨野一带,与黄帝部落在此与东夷部落发生华夏最早部落战争----涿鹿大战,轩辕最终打败蚩尤,占据了彭城而都之。后世误传千里之外的河北发生涿鹿之战,完全不符合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大环境,其说实受到汉代所设置上谷郡涿鹿县名的附会误导,历史上一再受到诸家质疑。吕思勉《先秦史》据此考证:“黄帝经略所及,不过河南、山东。其本据,则在兖徐之间也“。《世本》谓: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新郑)也”。吕氏谓“涿鹿为黄帝旧都,唐尧是因,虞舜稍北迁,殊近事理”。         蚩尤兵败,被轩辕占据涿鹿(彭城),蚩尤余部南退汳(汴)泗下游旮尤(宿豫一带)为据,蚩尤部后人以蚩尤为姓(至今该地区多遗有仇姓者,即蚩尤长读),嗣后繁衍至三苗。黄帝又将原涿鹿(彭城)部众中效忠于蚩尤顽者,流放至“有北”寒冷之地,该部民怀念故乡之情,遂将故乡地名、祖祀也随迁到当地。


          吕思勉《先秦史》批评“涿鹿在上谷,此自因汉世县名所附会”,又谓“釜山之在怀柔,则又因涿鹿在上谷而附会”。      ·              

           远古的彭城(涿鹿),其地处黄淮低丘陵平原,即《汤诰》所谓济泗沂淮四渎四围之中,亦当时中原之正中,最早为蚩尤所据、黄帝初都,后为尧禹所因,故彭城为当时政治军事中心,中原(中国)之名由此产生,后演绎为政权象征,为天下所窥觑。“逐鹿中原”用语也由此展开......,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濩(澭)泗之水在彭城汇流。流经彭城一段的濩水,也即阪(汳)水,也谓阪泉,以蚩尤水地名为号,又曰阪泉氏。至少在春秋之前,濩水在彭城与泗水交汇南流,又或和域内的沮(柤)水相向西北流,汇入大野泽。即《禹贡》“雷夏既泽,灉(异字澭、濩)沮会同”,后世虽水系游移、流向有变,已非今所见,但大致成为开掘运河走向基础。北宋微山湖形成,即由西濩(澭)、东沮二水之间积潴成泊原因。


           古彭所在地徐泗一带,为山川林壑、原始生态湿地,豕鹿鱼虫等兽禽出没其间,为渔猎农耕畜牧休养生息佳地。彭人善渔猎,善克(剥)豕、鹿、鳄等兽类,及豢养家畜之韦(皮也)作裘皮革裳,制皮为鼓、善击鼓民族。击鼓用于捕兽,求雨、祭祀、部落之争器具,因这一带常鼓声不绝,因谓“彭”。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224.jpg

          彭,最早由鼓的本字“壴”,上置“屮”翎羽饰,象征神鸟,以震天“鼓声”来传递地天地神人之间信息。“彡”为击鼓之声会意,殷墟卜辞中作“鼓震”。鼓上多重羽饰为“豊”。段注《说文》,谓许慎误将古鼓形,讹为豆器形。后来造[彭+示]字,在通天响的“鼓震”的彡(彤)祭中,进行礼祀。


            关于“涿鹿”,“逐鹿”来源, 以大彭豕韦氏生存活动,反映出大彭族生存特点,豕韦者,豕,猪者。韦,皮也。豕韦氏继承彭族善捕猎猪鹿兽类,以鹿皮作裳、猪皮制鼓传统。东夷先民还有从猎物中挑选漂亮鹿皮即麗,作为嫁娶聘礼习俗。 豕韦本涿韦。涿,初为所击之猎物发出声音,此“氵”为击打声的会意,非水旁,等同彭之“氵、彡”,彭城先民在“彭彭”鼓声中“逐”而击之,因“涿涿”有声。故派生“涿鹿”---“逐鹿”词语,乃至部落战争逐鹿中原的演绎则顺理成章。


            彭城(涿鹿)本为黄帝初都,上古为天下之中,巫彭之称的彭祖,本字“且”,即出自宗祀神祀崇拜用字。


            彭城境内有古沮水即彭水,是连接泗沂沭一条东南向古河道,其流域涵盖偪阳等古国。沮也谓柤、俎、鉏,本彭祖氏桑梓之地,故也谓彭水,同时也作为祝融六姓发祥地,亦夏后羿的原居地(后,帝也),羿代夏政,就是自俎地迁于有穷的,春秋末,宋都早由睢阳东迁彭城,宋司马向(桓)魋将自己一块封地城鉏,换取来宋避难的卫大叔疾的美珠,可是城鉏人并不认可卫人大叔疾,则攻打大叔疾,将其驱赶出城鉏,佐证乃宋之鉏,而并非卫地,《左传》谓宋有西鉏xu吴大夫以鉏(柤)为姓。


           沮水(彭水)流域包括郯地,为祝融氏始居地活动范围。沮水径偪阳(峄城南)北、古鄫(今苍山车辋镇治)南,及良城(邳县北)境内穿越古沂沭,汇于游水入东海。《水经注》云“柤水源于楚之柤地”,也当楚先人彭祖六弟季连“先处且宗”之处(《清华简楚居》误绎成‘京’宗,);季连之子、穴熊之父“傅沮氏”(傅沮,偪[傅]阳之沮)曾居此。疑《小臣艅尊铭》的夷方“蘷俎”和此地相关。祁周人浸东国,殷东徐奄熊赢作为抗周主力军,周初,周室屡屡征东国,东夷诸国时服时反。楚之先与鸟图腾东夷族主司马的雎鸟氏相关,至熊绎时,东国地之荆楚,曾顺从于成王。成王时《夨令簋》“伐楚伯在郯”铭文,则佐证最晚至成康之际,荆(雎)楚尚在柤水流域为主的泗东地区活动,迫于周初周室东征压力,已南迁鄂西北丹、淅一带的,并将沮(雎)水、雎山(荆山)等地名也随迁到江汉地域,逮至昭王时,其荆楚势力已展露头角,以致南征昭王无归。楚与早迁于鄂西北房陵的彭族比邻,彭居沮头,楚居沮尾。今汉江中上游古谓沮水或沔水。

            值得一提的是,西周初,成、康之际,有宝鸡之吴(《夨仲戈》作器者后人),因随周王征东夷有功,遂迁封虞侯夨于东国“俎”地,俎地在彭城境内东泇河下游(原武原水)与柤河)即“柤口”(即春秋徐都良王城东南,今泇口),成为吴国在北方的一块飞地。郦道元误将祖口城移到鍾吾城南的沭水旧渎与柤水交汇处。王晖《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认定,所谓泰伯避居“荆蛮”,实为原大彭之柤(俎)!寿梦即位次年,伐郯。即以吴之俎地作进攻东邻郯国前线大本营。襄公十年(即寿梦23年),会吴(等北方十余国)于柤,遂灭西邻偪阳国。


           从商《俎自鼎》佐证,古俎国本商之俎国。周室灭商,征东国,宝鸡姬姓之吴被周康王迁封与俎后,变成姬姓之俎,据一些媵器表明,此姬姓俎国曾与周边邻国发生联姻现象,如鲁北齐国《齐俎姬簋》、东邻姙姓国《俎任壶》、泰北的《俎妫壶》等。俎近邻偪阳,如《辅伯父作丰孟媵鼎》,这个妘姓国辅国君之女曾嫁于(今徐州丰县)姙姓丰国。《王盉》则表明封国与周室联姻。据考,《與方鼎》的“丰伯”。曾参与徐奄薄姑抗周势力的丰伯,临近曲阜之奄,实丰县之丰,而非鲁北之逢。

            笔者在无锡博物馆看到镇馆宝藏吴王僚剑,剑铭:“攻王者彶[虘又ju]虐自乍元用剑”者彶同者旨,即诸稽。[虘又]虐是僚的分读。[虘又],当沮族与虎族的合族,彭城俎地本诸稽原居地,也是[虘又]族活动范围。从先吴俎都走出来吴王受虎方文化融合,择[虘又[虐]为(僚)名,顺乎常理,但不知为何以“大彭诸稽为姓?”令人费解。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259.jpg

          剑铭:“攻王者彶[虘又ju]虐自乍元用剑”(无锡博物馆镇馆宝藏吴王诸稽 虘又 虘力 剑)


           李零在《楚国族源、世系的文字学证明》提到关于彭祖国问题认为,“彭姓从地望上看,应与徐戎有关”。彭城地处徐地,彭城及周边作为“海、岱及淮”中心地域,即徐人势力活动频繁的核心区域,也是东夷部族徐夷文化核心区域,同属徐人势力范畴,受徐文化文明影响最深。最初源自鸟图腾部族,嗣后,这支从少昊鸟图腾部族剥离出来的徐夷族群,即虎图腾部族。郭沫若先生认为,徐族即“虎方”。徐夷在商称虎方,在周名淮夷。徐方贯穿夏商周,为东国最为强大部族,直至春秋逐渐式微,史上素有“东夷之首”之称。


    三.大彭氏及彭裔彭豕韦氏叠为商伯,同为夏商两代中坚强国  


            据先秦文献及金甲铭文资料所载,大彭及其别支豕韦国,叠为商伯,咸为夏商两朝中坚强国,夏帝启十五年,借助“彭伯”“韦伯”两方国强大力量征西河,代夏平武观之乱,安定了禹子夏后启的统治地位,正如《周书.尝麦》所云“皇天哀禹,赐予彭寿,思正夏略”,彭寿即彭祖无疑。


            自仲丁以来,大商面临王室争斗,东方一些反商势力叠起,内忧外患促使祖乙迁都。祖乙即位次年,将由相新迁耿一年左右,又“自耿迁于庇”(见《竹书记年》)。庇,本是徐人先祖大费bi(伯益)的封地,地处沣沛大泽地域仅有高亢地块,即今苏鲁接壤的鱼台县西南鱼城镇和丰县首羡镇一带,后世仍遗存费亭地名,与彭祖国很近。择此为商都可依仗商主要同盟国大彭国庇护,同时也为大商中兴奠定了基础,这与帝祖乙迁于庇bi不无关系。通过帮助商朝征伐蓝、姺、邳东夷强敌势力,大彭疆域得空前扩张,尤其薛峄邳一带,遂纳入大彭势力囊中。彭国已发展成势力强大商代诸侯国,成为东方霸主。杨树达《积微积甲文说.释方》则认为,大彭即殷卜辞中所谓“方夷”。方夷即夏代九夷之一,多见殷卜辞。 丁山《商周史料考证》推测,商代方夷就在今山东鱼台县西一带。


           据《竹书记年》载, 商河亶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姺人入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殷商后期,大彭国强大成为东方一霸,威胁着殷商利益,引起当朝恐惧,“武丁四十三年(前1282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见《竹书纪年》)。也见于殷墟甲骨卜辞所记载。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05.jpg

           文献将夏商大彭、豕韦,同夏之昆吾、春秋晋文、齐桓,被纳为五霸之列。大彭、豕韦多次受命征伐反叛方国,为维护夏殷两朝统治战功卓着立下汗马功劳。西汉彭城三代楚王之王傅 韦孟,其祖春秋时回迁彭城的。韦孟曾在讽谏诗中云其祖豕韦氏“迭彼大彭,勋绩惟光”。也正反映彭系族的历史辉煌史真实写照。豕韦国在武丁灭彭五年后,也被剪除之(后复国)。 豕韦氏在失国后,除部分东返彭城外,一部同徐之薄姑北迁东北一样,陆续北迁辽东、朝鲜,融于当地土著杂居,即中原蔑称之为“秽貘”民族,发展成为高丽族先人。前者一部又深入松花江流域“夫余”(原北迁东北之徐)居地及黑龙江流域,先后成契丹室韦部、蒙古族先人(参考《汉书.东夷传》、《蒙古族起源\室韦篇》)。 


         《五帝本纪》载唐虞之际,尧将彭祖同禹、皋陶、禹、伯益等功德先贤并列。孔尼最敬佩的人就是彭祖,子曰:“术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老彭也”,孔子认为,自己册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都是继承收辑前人之作,并非自己先创,不敢妄以彭祖那样的圣贤自居,只能私下暗里与彭祖相比而已。


    四.彭祖国晚殷失国后,部分西进南下北上数路迁徙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10.jpg

          東國之虎据朱金才彭族迁徙路线图补遗


          大彭失国后,彭氏族除散居彭城一带外,大部分西进,南下,北上流落它方。西路有散落河南一带,如龙门石窟”附近彭婆,鲁山,南阳、邓之彭桥等。春秋时楚人曾聘申地战俘彭仲爽为楚大夫。还有离大邑商不远,邯郸西北“响堂山石窟”的彭城,为其后人西迁散居之聚邑。彭人西走豫陕部分,有沿西北洛水至今宜君、白水一带,再至甘肃庆阳一带,如庆阳西北80里有彭原、白水一带留居彭人,见诸春秋所谓彭水衙地方建立了彭戏族邦国。


           有分析西进的彭人翻越秦岭,在陕甘边境的石泉县彭溪又作分流:一路进入汉洛间的神农架房陵(彭水)一带,融入当地土家族建立了彭氏部邦,即先秦文献中所说殷末周文王东向战略,“孟津之盟”所出现的卢、庸、彭、濮等国的“彭”。周初成康之际连征东夷,原居东国沮水流域,即《水经注》谓“楚之柤地”,即峄邳郯地区的熊赢楚伯,被迫南下径江淮迁至江汉地区。逮至西周昭王以降,鄂西北之彭,受已崛起荆楚人挤压,大部由西南入川,涉过嘉陵江,东北则入南阳进豫地,至今仍遗存彭祖氏散居河南痕迹。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14.jpg

            彭人 除入豫北迁南阳等地外,大部入川辗转阆中、三星堆(疑三星堆遗址与徐地彭人的东夷族有内在联系)一带,后继续流迁毗邻的彭县,又分流至彭山,世人谓“彭亡聚”,意为彭人流亡之聚邑,在此建立了一流亡政府蜀彭古国。这里有近年重建的全国最大彭祖墓彭祖祠等,但彭山毗邻的眉县籍的苏轼,早已声称这里只是一彭祖衣冠冢。各地发现诸多彭祖墓,最靠谱说法实质上为各支彭系族长或某代族长墓葬而已,如大英伊丽莎白某某世。彭族流迁时留居、散居四川各地聚邑,如彭水(涪陵)等地。


          再说南下一支彭人,径今安徽地界南行,盖江苏境内散落水泊较多,水陆交错难行,所以后来邗王夫差为北上争霸,“掘邗沟通江淮”就是这个原因。彭族因首先进入历阳(今和县)、含山一带的巢湖地区暂居。南宋蔡沈曾纠正班固所附会成江南鄱阳之彭泽说,“彭泽即蠡湖”。此地为彭族再次东西反向徙居地,因谓彭蠡。蠡,瓠瓢也,分离分割之意,联想甲骨图文中豕韦之“韋”,代表城邑“口”,其上下方各有“止”(趾),围绕此邑反向行走,背违离行之意(亦围、衞本字),皆反映出彭人别离彭城时的乡愁思念。嗣后一支彭人溯江到达桃江、彭泽、鄱阳湖等鄂赣一带繁衍,另一支彭人由历阳彭蠡,渡江东南直下至湖嘉杭地区。其中在太湖东的古梅里一带曾留居过的彭族,则无锡彭祖墩之来历也。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18.jpg

           在这支彭族来之前,此地因旱涝自然灾害遂为荒凉无人烟之地,原有土著早已或亡或逃。彭人携带来东国特有的泗沂文明文化,如鱼猎农耕工具,以及建筑制陶装饰等工艺制作技术,生活必需品等生产资料。太湖流域所谓马桥文化,则与包括彭祖国在内徐淮地区的商周文化相对应,尤其彭祖墩遗址的发掘,佐证商中后期武丁乃至西周,王室对东夷频繁征伐,迫使一部分东国各邦陆续南移,因产生商周文明文化对南蛮土著融入与渗透。


    五.以彭祖墩遗址春秋后2000年文化断层,破解彭姓部落神秘消失原因


       这支彭族在此繁衍居住了若干年,但这个彭族聚落或彭祖,后来何种原因从此地又消失了呢?   据悉当地老百姓之所以叫彭祖墩,光知道彭祖墩是祖辈口传下来的,而有关其典故则无人晓得,无锡地方史上也未有关方面记载。


           继马家浜文化之后马家桥文化衰落,应是彭祖墩的先民不得不迁出主要因素,之前马家浜文化已产生近两千年,两次长时间的间歇性文化断层。在彭人迁徙后,春秋乃至隋唐遂成为荒芜之地。综合诸学者研究分析,环太湖地区在马家浜文化后期尤其是良渚文化后期,曾经历一次较大洪水冲击,因在马家浜文化层或良渚及马桥文化层之间,留下一层淤积或灰炭层。环太湖地区海拔仅4-6米左右,良渚文化后期,即相对应中原新石器晚期的尧禹时期,当时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波动并大陆所出现大规模洪水泛滥,才使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神秘消失,以及其后的马桥文化不振不无关系。


          良渚文化由此被迫北移,此即所谓大汶口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崛起,并大举北上说实际原因。从徐州邳县大墩子及新沂花厅墓葬、青铜器、石器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所出现“南北两合”现象,清晰展现此时大汶口文化已被大幅度融入良渚文化内涵。

          南大朱诚先生毕业考证论文中认为,彭祖墩遗址出现过与水灾无关的长期文化堆积中断,此说指彭先民来此之前的马家浜与马桥文化层之间断层而言。太湖地区除一些高地外,一般多为淤积层覆盖。按照叶文宪教授调查资料提示着,有关无淤泥探层,有些是马桥文化先民人为生活层破坏导致。


          至少自春秋逮至至汉唐,此期间环太湖地区地质环境并不稳定,还是不断地遭到洪水泛滥,造成长期携带大量泥沙诸多河流水系流入东海,使沿海岸陆地面积继续东增,导致诸多低洼地存水增多而产生滞流现象,促使太湖水系产生了变迁,彭族先民当初虽择高而居,但终不敌长期的自然灾害,因其所产生的农耕渔猎等生活困扰及交通不便,才是彭人再次迁徙主要原因,不排除其他战争瘟疫等特殊因素出现的迁徙。


          【彭祖文化研究】太湖彭祖墩遗址探秘\兼谈彭系族群之流迁(修订版)東國之虎/文作再次南移的还有距彭祖墩不远,周初时南下的一支东夷部族徐奄残部,即太湖附近的常州城南古奄城薄(蒲)姑氏。《越绝书》云,毗陵南城古淹君之地也,已为今所挖掘春秋淹城遗址得到证实,此“奄”即《左传》所谓“商有姺邳,周有徐奄”之奄”。周成王周公征东国伐徐践奄后,奄族薄姑曾一度被迫南迁都先至今睢宁西蒲姑坡,此蒲姑也春秋徐国重镇“蒲隧会盟”之蒲隧(鲁北博兴之薄姑,实为晚商北迁之薄姑)。西周末蒲姑坡奄族又南渡太湖地区,仍袭奄故名。结合彭祖墩彭人迁出,及后人故将“奄”附加水部为“淹城”,证明当时因太湖东南水灾地质环境,不利于休养生息的严重性。《越绝书》又谓“余杭有蒲姑大冢”(疑余望或余杭山之误),则证明奄君某代薄姑,再迁徙于湖(州)嘉(兴)一帶。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32.jpg

           彭祖墩彭人迁徙时带走了江南稀缺铜质贵重器物等重要生活物资,从其遗址发掘中定位马桥文化的商周文化,多简单陶类如釜、甗、鼎、罐、盆、豆等,多有几何纹绳印纹的商周文化特征器件,尤以釜为主要北方特色炊具,罕见青铜质铸件也证明马桥文化本身逐步衰落。彭祖墩遗址在商周时期有灰坑37座,釜、甗、鼎、罐、盆、豆等器表多有纹饰,包括几何纹绳纹等,釜器主要炊类组合应是马家桥文化发展特征。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36.jpg

           遗址反映出其特有商周文化不仅与太湖东南部同类文化有较大差异,其他太湖西北部如宁镇地区也有一定差别,正如彭祖墩碑文所写“其文化内涵、文化面貌与太湖东南部同类文化有较大差异,是江南太湖地区一处典型新石器时期遗址。”


    六.彭祖墩先民,包括诸稽氏在内彭系族群之徐人,南下甬越建立了越国。


          这座桥是春秋吴吴王阖闾或夫差所造海盐县沈荡彭城古遗址之彭城西门护城河上的西门桥。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50.jpg

          彭祖既是整个彭系部族宗族领袖,亦可谓各个部落之酋长,如同西周徐夷各代徐(奄)偃王。故不排除辗转迁入浙水下游流域的彭祖墩彭系族群,或系诸稽氏部落一支。传说中的彭祖墩“彭祖”率其部落又迁徙到太湖南部的杭嘉湖地区高地一带。海盐沈荡镇崖乡马池谭村,有彭城古遗址,或为彭祖墩彭族再次留居处,春秋吴人在此筑新城,故名彭城,和武原城邑比邻,武原本在苏北彭城境内,以致为南迁徐人族群聚邑,是将故乡地名随迁与此的。浙江临安锦城镇白江岭有彭祖墓、彭祖祠及附近彭公等地名。《吉安县志》载苏轼曾为其写《老彭墓传》,谓此乃为彭祖又一衣冠冢,是彭祖后人一种纪念性的形式。所谓临安“彭祖八百里”,乃八百寿里弄之意。后来还有一只南下的彭人到了武夷山地区,据有关资料谓“武夷”之名,乃取篯铿彭武彭、夷二子之名而成。石钟健先生根据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和“武夷”、“无余”二人名字读音方面的研究,认定传说中的武夷君就是越的开国君“无余”。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356.jpg

     传说中彭祖与二子武夷石雕


           彭祖后裔别支,称诸稽氏,祝融之后,大彭及豕韦、诸稽等彭人先后各建为国。诸稽之“诸”与祝融之“祝”、柤水之“柤”同音,则有相应关系。柤水有妘姓偪阳国,与彭、楚同出于祝融。 今枣苍交界还有世人鲜知的大彭诸稽氏的古蔇国,为大彭别支封国。《路史.高阳氏》谓,“沂(临沂)之承(枣庄南)蔇亭即古蔇国,彭姓,其派者为诸暨,有概浦、诸山、隶越。盖大彭、豕韦,近在王室,叠为商伯。诸稽避在夷狄,故莫之数也”。 大彭失国后,北迁一支彭族在胶南诸城,以诸稽为氏。商末周初,受其挤压又北迁辽东半岛。其他彭人遂避以诸稽为氏,散落在今苏北东陇海至泰山之南地区,疑东海郯城之东羽(余、峹)山一带祝其国,与诸稽氏相关。


          上述期间包括彭族及诸稽氏在内的徐人,迫于商周齐鲁势力挤压,陆路或海路陆续南迁江浙之地,汇合彭祖墩南下彭族,融合于百越土著,随着彭人诸稽氏势力发展强大,逐渐统治土著百越人创建了越国。勾践迁都会之前的越都诸暨,即诸稽氏遗留古地名,至于代表以徐(余)名的徐人踪迹古地名,在浙鄂赣等地更是多不胜举。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400.jpg

           前已述,彭祖墩彭系族群或系诸稽氏部落一支,因故继续南迁湖嘉航地区,《路史》所谓“诸稽避在夷狄,故莫之数也”,本指大彭诸稽氏在商周人打压之下迁徙到百越,创建先越文化史料辑失,包括勾践迁都琅邪后近百年间所发生历史事实,为世人忽略或误导,往往造成地名、历史事件混淆或错判。《春秋》、《国语》等先秦文献对先吴先越历史皆语焉不详,为汉儒杜纂伪造或以讹传讹发挥空间。《世本》谓于越为禹之姒姓,令在会稽奉守禹祀之说;《楚世家》又云于越出于芈姓,楚与越同宗。前后矛盾难自圆其说。勾践自诸稽迁都会稽,灭吴后,欲图霸中国(中原)。迁都琅邪,令人怀疑勾践有桑梓寻根之嫌的内因,甚至要把其父允常迁到北方,根本上否决奉守禹祀讹传,从出土诸越王诸稽剑、戈的文物看,越王自称诸稽姓,姒姓抑或芈姓说不攻自破。


          传统说法认为勾践迁都琅邪地在诸城东南海边,但获悉2006年浙江绍兴考古部门组织张志立、彭云联合考察组,实地考察苏鲁古城遗址102座,山东胶南、莒县、日照皆无吴越性质遗存物出土。最终发现海渡登陆点所谓琅邪,实在连云港锦屏山九龙口琅邪城。此山先秦谓胊山,又称琅邪(见《通史》)。从其九龙口古城台遗址出土数百片春秋吴越风格硬质黑陶片,足以佐证此说。而诸城东南夏河琅邪城,出土则是不早于秦的大口径陶片。其实钱穆老先生早已质疑过勾践迁都诸城琅邪说,认定琅邪实在赣榆海边(上述两处古琅邪遗址隶属曾因行政区划有所变动)。


          三十年代郭沫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指出,“春秋初年之江浙, 殆犹徐土”。曹锦言先生认为,“春秋时期及其以前的徐国,本在大彭旧地,这样看来,诸稽氏的地望,仍在大彭境内,后来诸稽氏成为徐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徐国的建立,殆与诸稽氏有关”。(参考浙江考古研究所长,宁波博物馆长曹锦言《越王姓氏新考》)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406.jpg

              越王者旨(诸稽)與晹剣    诸稽與晹即勾践之子鼫与。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410.jpg

           秦皇焚书故,吴越历史更是卜朔迷离,任由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汉儒杜撰误导今人。貌似真应对了胡适先生曾所揶揄那样,历史就像一位小姑娘,任你想怎幺打扮就怎幺打扮。笔者欲以通过诸金甲铭文研究考证结合历史资料去伪存真,努力探寻本来面目。


    七。彭氏族群为华夏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彭祖墩一带,虽为未听说有彭姓后人家族存在,但却在附近的鸿声(鸿山)七坊桥,寻到彭祖后裔,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这一支钱氏家族故居,这里钱氏家族,还出一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其与钱伟才是堂兄弟关系。钱伟长1993年来徐参加在中国矿大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期间,曾说,“我的籍贯在彭城”!旋即又解释说,“我所姓的篯铿的“篯”,去掉竹子头而来,祖先是彭祖,我是彭城钱”。据钱族谱载,钱氏之祖源出商周某一代彭祖,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其后裔彭孚,在西周任掌管钱财的官员,其后人便以官为姓,姓钱。钱人祖居于徐州下邳,唐时起多繁衍于钱塘一带,钱人素以下邳为郡望。钱老先生认为,彭祖是一代代世袭,都叫彭祖。彭祖七八百岁,指彭祖国绵延七八百年而已,非一个人寿命。其实历史上不乏有人指出彭祖与彭祖氏国续存期混淆现象。据晋代出土春秋魏国编年史书《竹书纪年》可分析出,尧在位是公元前2457年,73年后让位与舜,至少距今4400年,逮至大彭于前1282年失国算起,彭祖国延续约1100年

    微信图片_20190114205415.jpg

                                                                       彭山县彭祖石雕像


           从上述各地出现诸多彭山、彭水、彭祖祠、彭祖墓之类,再联想其各地多处出现的徐人足迹,诸如涂山、徐偃王祠与墓、偃王城之类现象何其相似,尤其诸多涂山,本源于鲧之羽山所附会,其原因在先秦时代,中国诸多民族随战争或自然灾害迁徙流动之频繁,如徐人族系及大彭族系居民,将故地祠祖、祀神习俗,往往随着迁徙而附会到留居地的名川大山,并立祠祭祀先祖,或某代族长君主,涂(徐)山、某一代徐偃王一样,后世不知其故发挥有余,此例早已屡见不鲜。再者,为后代统治者为攀附华夏正统地位而篡改历史,杜撰传说误导后人把戏,多不胜举。


             徐地彭姓族群在迁徙于大江南北乃至荆楚巴蜀、辽东或大漠,并与当地土著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凝聚汉化,并通过以先进生产技术文明文化输入传播,对促进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立下卓越贡献。徐彭族群中国社会发展史尤其先秦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其展现出历史意义可谓深远。


    ([东国之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