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世彭会刊

兰西彭氏灯彩点亮元宵节
  •  00300547657_e7624bfb.jpg

        3月2日18时,华灯初上,赏灯的人们就已经迫不及待,陆续从四面八方向兰西县北环路彭家大院涌来。17时30分一过,龙腾祥瑞灯、凤舞迎春灯、松鹤延年灯、荷塘月色灯、锦上添花灯、鸳鸯戏水灯、旺财狗灯、狮子滚绣球灯、孔雀灯、翼龙灯、龙舟灯、花灯等80盏彩灯同时亮起,色彩斑斓的彭氏灯光瞬时照亮了整个黑夜。小城兰西数万名群众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共赴灯彩盛宴。在热闹的鞭炮声和欢天喜地的锣鼓生中庆祝元宵佳节。人民纷纷通过观赏、拍照等方式表达对节日的庆贺和家人团聚的喜悦。


      据彭氏灯彩的第六代传人彭士学介绍,彭家做灯有21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清代,彭家就在山东历城做起了灯彩坊。后来全家闯关东来到了东北,以种菜为生,但是仍然没有放弃灯彩的手艺,每到冬季农闲的时候,做彩灯就占据了全家人所有的业余时间,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做,有的做灯彩骨架、有的涂颜料、有的安装电线。做好之后,就挂在各自的家门口,有的还挂在街上,每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彭家附近都显得格外热闹。1970年,彭家举办了第一届彩灯展,当时18岁的彭士学也参与了做灯的工作。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他们将彩灯挂在院内外或县里的大街上,让市民免费参观,同时在自家也会比一场“友谊赛”,看谁做的彩灯最好,最受欢迎,每年参观彭家彩灯的市民都有数千人次。1978年彭父去世后,彭世学就扛起家族世代的扎制灯彩的技艺,到如今已是第49个念头在回忆起第一次彩灯展的时候,彭士学说,49年来,灯彩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的灯骨都是用竹子来做的,因为竹子的可塑性比较差,通常都是先把竹子浸湿,让它有了一定的柔韧度,之后用火再烤,让它可以弯成想要的形状。以前要做一个大龙的彩灯需要几百根形态不同的竹子,仅仅是浸烤塑型过程就需要好几天。而现在都是用铁丝或是钢筋,只要手工把它弯成想要的形状就可以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


      彩灯的窗面色彩斑斓,“这是灯表材质的功劳。”彭士学说。以前的灯表材质都是用宣纸做成的,任何灯彩的颜色都是淡黄色的,如果想做成其他色彩,就需要在宣纸上涂色,涂淡了色彩不好看,涂重了会影响灯彩的光源效果。遇上大风,宣纸还会被风吹破,灯也就灭了。而现在的灯表都是彩绸做成的,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抗风性强,再大的风也不能吹破彩绸,彩灯就变得更好看了。糊裱的材质也已经从以前的纸张过渡到丝绸和色丁布,增加了灯彩的抗晒性和防潮性还有光源,彩灯做得再漂亮,没有光源也是不行的,以前都是用蜡烛做光源,光很微弱,而且因为一根蜡的燃烧时间有限,这样需要经常更换,如果更换不及时灯就灭了,还容易引起火灾。现在都是LED灯光,不仅比以前更亮、更安全,还可以不断变化,让灯彩变幻闪烁,老虎就像会动,大龙就像会飞一样。


      “其实我更喜欢用烛光为光源做的彩灯,这样的灯在烛光的闪动中更有灵动的感觉,更有神圣感和神秘感,利用现有工艺,做出更安全、更好看又具备传统艺术元素的彩灯是我们全家人日后努力的方向。”彭士学说。


      在彭士学还小的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叫“灯花节”,当时人们日子过得很穷,用木屑和火药做一个烟花,再做一个灯笼挂在门外,显得家里吉祥喜庆,显得家里人气兴旺,小孩子在外出的时候,也经常拿着一个灯笼。虽然元宵节原本称为“灯花节”,但是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市区里几乎看不见多少灯笼和彩灯,彩灯只能停留在一些中老年人的回忆里。彭士学说:“在传统理念中,元宵节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从几亿人春节时的回家路就可以看得出,在中国人的心里,春节从来没有变淡。从小看到灯笼,就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印像,就会去了解元宵节。做灯彩是我们兄弟九人共同的爱好,我们把手艺教给儿女、孙子同时,我们也正筹划建立灯彩展馆和传统灯彩爱好者兴趣班,既可以留存下来传统手艺又可以让更多的人传承下去,正所谓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让我们彭家祖传的手艺在这个时代中得到认可,让更多的老人能找到‘灯花节’的回忆,让更多的孩子能喜欢灯彩,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去年中秋节,彭氏灯彩联合年村文旅集团走进哈尔滨广播电视台举行北方首届民俗花灯游园会。同年12月,彭氏灯彩又走进富锦年村,纯熟的扎制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得彭氏灯彩享誉龙江。域外展出经历为彭氏灯彩增加了丰厚的大型灯展的展出经验和知名度,但彭士学却说,受到的认可越多,越觉得肩上的担子越重,愉悦百姓只是一方面,传承好这张传统文化名片则是根本,既要打破对传统灯彩的认识,不再拘泥于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也需要和冰雪项目结合,形成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把兰西装扮成一座灯彩城。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